两人一阵交谈,赵铭逐渐弄清楚,他们口中的吴相公是谁。
吴相公名叫吴易,字日生,号朔清,崇祯十六年进士,与同乡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起义,共组“白腰党”,于太湖抗清,一度成为江南最大的抗清武装。
吴志葵说了一阵,抱拳说道:“侯先生看见赵兄平安无事,定会十分高兴。我现在有军令在身,不便返回,就派一名属下,带着赵兄去见侯先生吧!”
赵铭拱手抱拳,“吴兄,请便!”
……
半个时辰后,赵铭赶到吴江县,城中的战斗早已结束,四处烟尘滚滚,街道上遍布尸体和瓦砾,义军士卒正在扑灭火焰,维持秩序。
侯峒曾见清军追来,便知道清军不守信用,赵铭必然危险,多半被清军所杀。
因此他得吴易相救后,便让人给赵铭制作了灵位,他还亲自写了祭文,不想赵铭居然没事,反而寻到了吴江,顿时大喜过望。
一旁吴易听说过赵铭的事情,闻语大笑,“侯先生,快把人叫来,我要好好瞧瞧这位豪杰。”
侯峒曾脸上微笑,“赵博安,自江阴突围,二十多骑击败李成栋,生擒建奴贝子,救了嘉定全城,乃当世豪杰,绝对不会让朔清你失望。”
不多时,赵铭、王德顺、王征南等人被请进县衙大堂,吴易走上前来,举起一只手,让众人都不要说话,他上下打量几人一眼,目光落在赵铭身上,微笑道:“你就是赵铭,赵博安吧。”
赵铭微微点头,旁边王德顺胸部一停,“不错,这就是我们赵守备。”
赵铭见眼前之人气度不凡,正色抱拳,“这位想必就是吴相公吧!”
“哈哈~”吴易大笑,“众位弟兄抬举罢了。”
吴易虽是读书人,不过并不是那种文弱书生,而是象孙传庭一样的儒将,气度十分不凡。
“博安,你怎么逃出来的!”这时侯峒曾有些激动的问道。
赵铭笑而不语,旁边王德顺腰杆一顶,将侯峒曾走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他平时评书听得多,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将赵铭发现中计,当机立断拔马回冲,枪挑屯齐的事迹,演绎得惊心动魄,顺道还将他自己美化了一番,吹成了只比赵铭逊色一点的豪杰。
王德顺用评书来演绎,他讲述时,吴易不时看向赵铭,心中十分惊讶。
当他听说赵铭一槊刺死屯齐时,顿时连连点头,“好啊!建奴攻入江南,未损一将,令我等引以为耻。今日博安杀建奴一贝子,真是大快人心啊!”
说着吴易一挥手,“来人,备酒,我要给博安庆功。”
赵铭正色一抱拳,“吴相公,我以为此时并非饮酒庆功之时,还是商议大事要紧。”
“好好!”吴易一连道了两个好字,对赵铭更加满意,喜欢这个勇猛冷静的年轻人,“此时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博安你是可造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