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里面吩咐下去,看看看看这朱大富家,当初到底是否犯事,又是为了何事?
这并不难查,能把御医满门抄斩的,绝不是小事,太医院肯定会有详细的记录,但后面被救,却透着诡异,这种大罪只能是皇帝本人开恩赦免,却又实在是不符合崇祯小儿的性子。
再联想到朱大富身上的那些奇怪的点,虽说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也能解释的通。可朱棣就是敏锐地察觉到背后另有隐情,甚至还带着隐隐的期盼。
不过三天,苏培盛就拿回了暗卫收集来的资料,朱棣心中涌起一丝激动,飞快地夺过,全部倒在炕桌上。
随意抽出一张,上面是一张简易的朱家家谱,只有寥寥数代人,起始的便是一个叫朱半夏的人,他果然是崇祯年间的太医院院判。
朱大富的曾祖父朱阿福便是此人的庶出小儿子,让朱棣疑惑不解的是他们这一支看起来似乎有些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备受冷落。
起名都非常的随意,大富、大贵,顺溜、顺遂、顺利,平安,阿福,寓意不错就是随意了点,反观其他各房却都以药为名,也不重排行。
阿福是朱半夏唯一的庶子,可能因为这个关系,不受重视很少露面,甚至都不曾在家中医馆帮过忙,貌似身体也不太好,不过三十岁就早早过世,才留下一子平安。
而朱平安则不一样,他身体康健,极为聪慧机敏,年少时更是得到了一个赋闲太医的赏识,收为关门弟子,后自立门户,开了间医馆谋生。
朱平安极善骨症,清军入关后,京中多的是战场上受了伤的八旗子弟,很快就积攒下大笔家财,更有幸救治过佟家太爷,因而为两个小孙子,求得了到佟家求学的机会。
朱棣心想这朱平安还真是个怪人,挣这么多银子,为何不自己在家请先生,却要送到佟家去,就算当时皇阿玛登基,佟家太爷成了一等承恩公,他孙子长大也走不了多少捷径。
更怪的是顺溜兄弟几人,平安竟没有传授任何人医术,而是散出去,让他们各自天南地北的做买卖,特别是这顺溜,人称外号朱滑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过几年功夫,就让朱家的家财翻了好几翻。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某天兄弟三人相约去外地进货,顺便聚一聚,却在游玩途中,因为衣着富贵被歹人盯上,全部惨遭杀害。
朱平安也因此深受打击,从此关了中药铺,买卖行,只在家中诵经念佛。大富大贵则是继续留在佟家读书,学成之后朱平安也不许他们考功名,全部圈在家中熬日子。
朱大富之所以能来到四贝勒府,只因他与隆科多关系深厚,就求着他一起欺瞒祖父,说自己是去教隆科多的孩子,住的也是隆科多家。
朱棣心想这朱平安是个人才啊!父亲是个不受重视的庶子,还在他幼年去世,竟能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可惜就是命苦了点。
这样的人可不就把仅存的两个小孙子,看得比什么都重,非要他们躲在家中安享富贵。
看来自己这次还真是挖到宝了,朱大富的父亲做买卖如此成功,将来他就是突然发迹,也没什么人会怀疑到自己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