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条件优越的李立强,他其实单纯的很,类似于地主家的傻儿子。他对什么农村户口,没有工作呀等这类问题根本没有考虑。
将来的日子要怎么过,他也从来没有规划,他只是觉得,齐小语单纯可爱,他非常喜欢,这就够了。
娶媳妇,难道不是应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这才是最主要的么?
对于母亲和曲阿姨两人的谈话,他本能地觉得特别刺耳,不由地回呛一句:“妈,是我要找个媳妇结婚,还是你要找个媳妇结婚?”
“噗~”地一声,李立强的母亲乐出声来。
有一种母亲,看儿子特别顺眼,但凡是儿子说的做的,虽然只是一句特别普通的话语,或者一件极不起眼的事情,在她眼里看来,儿子便优秀的了不得。
李立强的母亲便属于这种。
李立强这句话明显是不认同她的观点,在她耳里听来,儿子这是有出息,有自己的主见。
既然儿子这么说了,立强的母亲便转头看着儿子问:“小孩子丫丫的,你懂什么是过日子么?”
李立强不喜欢母亲当他是小孩子,他表情严肃,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那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两人过日子么。”
“你每个月才三四十块钱的工资,你如果找个农村媳妇,她没有工作的话,你怎么养家?”立强的母亲含着笑。
李立强:“妈,你可真是老思想了,人家现在农村里很多人已经富了,我听说农村里有不少万元户呢,宇德都跟我说了,他的老家靠海边的地方,很多人养殖对虾,那钱哗哗地往里进。”
锦国媳妇本来是来劝阻李立强的,想用农村户口来吓唬他,她还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脑子里想的还挺多。
他们都属于机关单位的人,说句实话,心里是有优越感的。农村人在他们眼里,是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的。
不过,李立强难道是以为小语家是万元后,这才不在乎她的农村户口?
想到这里,锦国媳妇觉得自己有义务澄清事实:“咳,立强,你别以为农村人都很富,像你齐伯伯的老家,他们那里不靠海,村里人就是靠几亩山地过日子,每家都不富裕。”
李立强嗤地一声就笑了:“曲姨,你看,虽说那是我齐伯伯的老家,你这个媳妇还不如我了解的清楚呢。我可听说,你老家那里的人都很勤快,粮食就不用说了,人家现在天天也是吃的大米白面。并且,人家农村人吃菜不花钱,家家还搞了副业,有的做豆腐,有的做木工,还有的搞起了养殖和种植,日子过的可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差。”
锦国媳妇并说的一愣,她不知道该怎么接下面的话题。
见她没了话说,自己的母亲又用一种赞赏的目光看着自己,李立强越发地侃侃而谈:“现在很多农村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致富门路,有的人还建起了加工厂,还有人进城打工或者做生意,咱们这里有名的东方扒鸡,就是一个农民做的,人家从一开始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到现在已经开了好几家连锁店了呢,人家那钱挣的呀,一天都比咱一年挣的多。”
“啥?一天挣的钱,比咱一年挣的还多?哎呀,改革开放后,还真给了一些人机会呀。”立强的母亲惊讶地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