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们两人和石历文和石历武两兄弟一起在深圳闯荡,后来石历武找了本地老婆当了上门女婿,石历文在深圳开了家加工厂,四人差距拉大。后来石家两兄弟也就不怎么联系他俩,就剩这对难兄难弟在浙江闯荡。
这几年岳老三一直在浙江,也时常吐露想回乡发展的意愿。
“喂,老三,我需要你的帮助,我的豆制品厂干起来了,现在效益很好,就是产能不足,机器设备有,工人操作不熟练,出不了产量。我一个人又要忙厂里,又要忙送货,忙不过来,我想请你回来帮我。”
“做兄弟的还有什么说的,你先顶一下,我这边打辞工报告,最多一月就回。”岳老三爽快答应。
一个月后,岳老三带着他老婆和女儿回南乡县。
盖大龙在盖士村租了一家院子给岳老三一家居住,安排他女儿去县城上小学。安排他老婆先去学习做豆干。
岳老三的加入,效果立杆见影,盖大龙再在村里招了十来个年前点的村民,经过岗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品质意识培训后才上岗。上岗后盖大龙和岳老三手把手的教,一步步的看,实行保底工资加计件工资的模式,极大的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产能一下提上一个台阶。
郭少维和李盛强前期铺货跑市场经过几个月磨合后,销售开始发力,每天要发几车货到托运部,有到天汉市的,有到省城的,还有到周边省的。
岳老三和盖大龙合计,这么多货现在光指望五菱宏光S和长安轻卡送有点吃紧,再说天汉市离南乡县也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如果都靠托运部要耽搁一天时间。
现在产能销售和生产上来了,物流运输又拖后腿了。刚开始的时候是郭少维开着他的长安轻卡送货,那时刚开始,送货路途短,货量小。现在货量大,他们合计着不行就买一辆江铃厢式货车,每天往天汉市送货。司机的话就叫盖荣或者盖华来干。
两人一拍即和,打电话把两兄弟叫来商量。
“两兄弟不要在一起做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干就一个人干”盖华说。
这小子挺会说话的额,话糙理不糙,还对老子的厂子没信心。盖大龙心里暗想。
盖荣一听说又是买二手车,一脸嫌弃的说。
“老辈子,你好歹也是个阳光小老板,买车怎么老是买二手车啊?”
“这不刚起步嘛,节省成本吗,以后赚了钱换新车就好开了。”
盖荣说要是二手车他就不开了,叫他兄弟盖华来开,反正以后要是盖华偶尔哪天有事不能来,他就来帮顶班开。
这小子说话直接,还挺明事理的,后生可畏。
当场就定下叫盖华来开江铃厢式货车。买车时盖华跟盖大龙一路去看车,最终在天汉市二手车市场花了4万块买了一辆二手江铃厢式货车。
自从每天一车货发往天汉市,当地的批发商对盖氏豆制品专业合作社的评价很高,从没有一个坐豆干的能专门送货上门,省去托运部周转的时间,这种服务意识是本地小商小贩所不具备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工厂已经走上正轨,工厂工人30余人,月产值60多万,比刚开始翻了一番,已经是当地豆制品行当里的佼佼者。
对于目前的业绩,盖大龙依然不是很满意,他心里向往的是100人左右的工厂,年产值在3000万到4000万之间,这离他的目标还有很远。但是受制于行业、资金、人员、市场、季节等多种原因,现在能在南乡县盖士村站稳脚已经是不容易的。
时间一晃从正月开始到了夏天的八月,南乡县天气炎热,豆制品行业也进入淡季。郭少维和李盛强都回到盖士村,没有外出跑业务。
几个人整天在豆制品厂待着闲来无事,就有人提议去老院子走走。
这距离收购散户豆腐也过去几个月了,大龙心中的气也消散了,说到底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也不能闹太僵。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盖大龙不是那种发了家就忘本的人,这些做豆腐的家庭作坊身上不可避免的有小农意识。上次的豆腐掺水的事情,是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他们的本性都不坏,和奸商有本质的区别。
抛开乡情来说,我盖大龙还是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呀,共产党人就这么点胸怀嘛?我可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呀,这是我区别一般普通群众的政治属性呀。
农村套路深,再深也没有我为盖士村村民整体利益奋斗的决心深。上次的事情是我急功近利,应该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和散户们记气。
做好了自我思想工作,盖大龙和小伙伴们一起到老院子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