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在宿迁!”
阿四急忙道:“能不能带我找他?”
“当然可以了,咱是谁给谁的关系呀?”为了日后能进到更为便宜的咸盐,这于小点自然也乐于卖力。
当下,于小点叫了几个手下小厮,把需要做的事情吩咐给他们,就和阿四一起离开茶楼,取道去往宿迁。
一路上,阿四不断打听他师兄的能力,问他是什么等级,会制作什么样的机关等类,于小点也不回答,只是说等见到他也就知道了。
到了宿迁,被于小点搀扶着,穿过六七道街口,又拐了三四个弯,来到一条小巷子内,在一家店铺前停住了脚,于小点道:“就是这里了!”
阿四抬头去看那店铺时,伸出的幌子上写着“白头器具行”五个字。阿四心想:“把器具行开在这么背的胡同内,谁来买呀?”
在他心中疑惑之时,于小点向门里道:“师兄,师兄在店里没?”
里面有一个声音道:“于小点,你怎么来了?”
应着声音,走出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虽是中年,但却是一头白发,虽然没有全白,但也没剩几根了,额前发也许久没剃,都有一尺多长了,自然也是白色的,而且就连眉毛及胡子茬也都是白的,眼珠子发黄,给人的感觉是历世之后的浑浊。
于小点介绍道:“这位就是我的师兄白显举,人称小白头!”
“这个外号没白叫!”江北阿四一边心中暗笑,单拐点地过了门槛,进入店里。环环相看,只见店里全都是一些农渔用具,锄头、铁锹、鱼叉等类。
那小白头道:“这位大哥要什么器具可以自己选!”阿四道:“我要的不是这些器具!”
这里,于小点也把嘴伸到小白头耳边,低语说了一席话,那小白头当即改变了态度,说道:“大哥想要什么样的机关!”
“那要看你有什么样的机关了?”江北阿四自然要先看看对方的底。
小白头道:“随我来吧!”说着,把手往一侧的墙壁上拍了三下,“嗡嗡”连声,打开一道暗门来,他自己先进入其中,江北阿四和于小点也随后进入。
他两个刚刚进入,那暗门又自动关上,阿四四下里去看时,竟和一道完整墙壁无异,竟连半点缝隙也看不出,但是这间电暗室十分之小,也就四五尺的长宽,恐怕在里面睡觉都不够长,而且一览无余,都是光光的墙壁,又到哪里去看机关?
正在他心下疑惑之时,突然感觉脚下一陷,地面陡然下落,吓得他连忙扶住墙壁。
但下陷一下又突然停住,才算让他长出一口气。又见那小白头伸手往墙上拍一下,又有一道暗门出现,他先迈步走出。
于小点扶着着阿四走出,他一出来,便听得身后“嗡嗡”响了几声,再回头看时,又是完整如初的墙壁,但已经不是刚才的店铺中了,而是一间两丈多长宽的屋子,立有八根柱子。
见墙上也没有窗户,想来应该是地下室,但是有几盏灯亮起,倒也能看得分明。
在灯光之下,一侧的墙边是打铁的炉子,另一侧是刨子、锯子等木工工具。中间放了几张货架。
“都在这上面,你可以自己去选,选中了我给你说价格。”小白头用手往货架上一指,其实说是货架,就是几张简床摞叠在一起而已。
阿四在上面看了几眼,随手拿起一个圆筒。小白头道:“这是一窝蜂,也叫寒鸦箭。”
阿四有些不解:“一窝蜂?”
“是的,前明时期曾用它装备过军队,但当时使用的是火药箭,现在用的是普通箭,虽然不及火药箭有威力,但是用它打猎也足够了。”
阿四道:“你能不能给我演示一下!”小白头点了点头:“按过那个圆筒,把一侧的一个拉手连拉了几下,便听得“咯咯”连响。
那小白头道:“这样先上劲,上完劲再把箭放上去!”说着,伸手在货架上拿起一把箭,一根接一根的都倒插入圆筒之中。
阿四细细去看那圆筒,就是特粗的竹子所做,最前面的竹节上有二十几个孔洞。
小白头说道:“这种一窝蜂有小号的,能装十几支箭,装完之后,再按这里就能发射。”又转了一下竹筒,让阿四看上面凸起的一个竹块。
来到一侧的墙壁前,小白头对准墙壁,一按那张凸起的小竹块,便听得“哗”地一声,又“嘟嘟”连响,所有箭支都钉到木墙壁上。
阿四好奇不已,接过来又连着把看,因为主要的机括都在内部,表面看也就是一个竹筒,看了几遍也难看出端倪,问道:“这个东西能射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