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紫霞观附近的水井,不但要提供塬地的饮用水,还要补充两个养殖灌溉池塘,每年需数万方。
若是只用不补,就这个气候条件下,这个水源地很快就能废弃。
“嘶!奉直深谋,在下佩服!”三十多岁的余岩友,将赞叹夸大了几分,脸上还堆满谄媚之色。
这种人不可深交,但可以用之。
张涯神色如常,徐徐说道:“虞侯!厢卒的工钱足数,还有医药救护,你们要认真做事。待此处事了,我赠你一项功劳。”
“功……功劳?这儿!多谢奉直郎,在下一定办好此事。”
“好!拜托了。”
条件艰苦,这些厢卒只能居住窝棚。
张涯召来郭石柱等人,给这些人建造住所。至于饮食,从厢军中选出几位老卒,让两位厨娘突击培训即可。
弄完采石场琐事,他旋即去砖瓦窑。
梁明实等人已被范仲淹调走,只有一位窑匠李二火,于近日回返塬地,正在钟三牛等村民的帮助下,清理、维修砖瓦窑。
见张涯到来,他们赶紧来见礼。
拱拱手还礼,张涯笑着问道:“三叔、福叔!你们分家之事,都料理清楚了?田产也要合理,莫要引发不睦。”
“小郎君!都弄好了……严里正来作证,也上了户薄。”钟三牛说道。
徐平山已居住的阳凌苑中,本来只剩十三户村民。
然则,张涯提供建房贷款,这可是个好机会,钟三牛便和钟大力分家,杨福树也和大儿子分户……最后,需要营建十七座新宅。
心中略加核算,张涯吩咐道:“火子哥!你还认识窑匠吗……就再召来两位,你来领头干,工钱上浮两成!”
“小郎君!有,有!俺先安排三叔他们打坯,过些日就去找人。”李二火咧嘴笑道,神色很恭敬,还紧张的搓着双手。
“成!就这样办。”
其实。
张涯给村民规划的新宅,每户五万砖足矣,两窑就能烧出来。
若是不赶时间,村民们自己打坯,李二火独自掌火,也能满足需要。
但村民们的人情,早还早结束。
要是三个窑匠一起干,以老带新,所需砖瓦等原材料,过完夏天就能备足,秋后便能开建新宅。
接下来,红薯暖苗、旱田春耕之事,由徐平山全权负责,雇佣而来的农户,也会陆续到来,也由他负责安排。
稻田浸泡、盐水选种、暖棚育秧,是杨丙生父子的工作,依旧还是去年的这些水田,张涯最多再次指导一下,免得育秧工作失败。
至于高德仁、石炯言统辖的厢卒。
梯田营造工作暂停,除了几十位跟着徐平山侍弄春耕,其余人都去植树造林,繁育的树苗若不够,就进驻柏磁沟,挖掘柏树苗。
所有工作都有人负责。
张涯闲暇下来,虽依旧关注边境局势,但已做到淡定如常。
习文练武、学习古筝,一切按部就班。
然则,能者多劳。
谷雨之后,春耕完毕。
上百峰骆驼组成的运输队伍,浩浩荡荡抵达九陵塬。
真正的解州盐池转运副使,四十多岁的梁承贤,在宁州府小吏的陪同下,押送来五百石盐池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