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看了眼赵瑗,故意问:“那殿下为何不为所动?”
“因为我知道金兀术打不来临安。”
“为何?”
赵瑗的书房里也挂了一幅地图,他走到地图前,道:“首先,金国不过是一个奴隶制的落后国家,要他们在草原上建立个联盟国家还可以,但是来到中原,他们就遇到棘手的事情。我们中原人民脱离奴隶制社会已经近千年,又岂是他一个落后国家可以统治的?”
“其二,金兀术带兵入京,强行控制了整个大金,不服他的人大有人在,如今他不顾后方安危,侵巢而出,若是上京发生什么变故,那他就进退维谷了。”
“其三,金人在中原大地本来就没有民心可言,现在他金兀术还强征四十余万民夫,这跟杀鸡取卵有何异?中原起义的浪潮,将会更甚。”
“其四,就是战船问题。金人一直一来依赖他们的铁骑,即使这么多年以来吃够了战船的苦头,但也不思改变。或者说他们无法改变。”
“其五,就是我军的防线,都是由富有才能的人镇守,比如韩世忠、张俊之辈。金人想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此种种,我认为金兀术绝无可能打到临安。”
史浩听得目瞪口呆,虽然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赵缓异于常人的才华,但是今天这番言论实在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殿下这番言论,可谓振聋发聩,连我听了都深感羞愧。臣的目光不及殿下也。”
赵瑗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和史浩说这些。他有他的目的。
赵瑗拿起一根木杆,指着郾城道:“这几天我在认真研究敌我两军的军事情况。如果岳飞出师,那么必会和金兀术大战于郾城。我仔细研究过郾城周围的地势。如果金兀术败于郾城,那么他肯定会在郾城之北这个叫做小商桥的地方设伏,阻止岳飞追击。”
说着,赵瑗回过头,笑眯眯地看着史浩,史浩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赵瑗的脚步,他第一次感到眼前这个少年是那么的深不可测。但是从赵瑗的笑容,他知道赵瑗肯定有事要自己去办。
“殿下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老师定会竭尽所能去办。”史浩不知不觉就被赵瑗征服,听从他的吩咐。
赵瑗到书案上,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小商桥有伏”几个字,然后递给史浩,道:“老师即刻派一信得过的人北上,到郾城附近等待,待金兵败退之后,让他去拜见岳飞,把这张纸条给他。岳飞自会谨慎行事。”
……
史浩怀揣着纸条离开了安明宫,而赵瑗则陷入了沉思。历史上杨再兴身陨小商桥。希望自己这张纸条,可以救回这位当世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