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一下,赵瑗轻声问道:“鹏举兄,多年来我都在思索着北伐之事,只是想到金人的铁浮屠扫荡中原,我的大宋王师难以与之抗衡,鹏举兄能否为我解答,这北伐是否可行?”
赵瑗当然知道北伐可行,只是他想听听岳飞的高见。岳飞稍稍沉吟了一会,道:“其实殿下不必为此烦忧。金人对中原进行残酷的统治,生灵涂炭、万物凋敝,天理难容,此为不得天时。我大宋统治江南,物产丰盈,粮食产量远高于中原和金人统治地区,并且江南水泽之地,人才辈出,可谓是人杰地灵,这是地利。金人在中原不得汉人的拥戴,江南人民对他们也是无比抗拒,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汉人尊我们大宋为正统,此为人和!”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北伐之事必然可成!所以殿下不必担心!”
赵瑗蹙眉道:“我也知道北伐势在必行,只是我们大宋偏安江南多年,军队战力确实比不上骁勇善战的金骑。”
岳飞笑了笑,道:“殿下多虑了,我北伐多次,与金军交手多次!金军虽然骁勇,但是我大宋的男儿也不是泥捏,只要有将才训练他们,我大宋的王师一样可以横扫大金、直捣黄龙。”
赵瑗微笑地点点头,岳飞和他的想法基本一致。
两人又聊了许久,不知不觉半个时辰就过去了,岳飞也必须要上路,赵瑗躬身行了一礼,道:“鹏举兄到了建州之后,好生修养。我听闻在绍兴十一年,鹏举兄眼疾未愈就被征召北伐。此次到建州,可得把眼疾治愈。鹏举兄,建州的日子不一定会很好过,不过本王觉得,这种日子不会太久的。”
岳飞明白赵瑗这句话的深意,他也施了一礼:“谢殿下!张宪和杨再兴两人随我南征北战多年,此次是我连累了他们,希望殿下善待他们!”
“鹏举兄放心,即使你不说,本王也会做到的!况且我对两位将军仰慕已久,又岂会不善待他们?”
“如此我就放心了!”
……
岳飞登上马车,缓缓向南驶去,岳飞始终掀开车帘,看着站在临安亭里伫立着的几个人,直到看不见他们的影子,才慢慢放下车帘。
李孝娥笑问道:“这普安郡王和夫君有什么交情吗?我怎么不记得夫君和他有多少交集?”
岳飞握住李孝娥的手,笑道:“其实加上今天,我才和他见过三次面!”李孝娥大吃一惊:“那他为何会对夫君施以如此援手?”
岳飞沉吟片刻,伸手掀开车帘,仰望蓝白相间的天空,轻轻道:“唯有他,才是我们大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