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就是这样盯着他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踏进了他办公室的大门。
“笛卡尔先生,久仰久仰!”
怀特塞德和陈路互通姓名之后,就热情的绕过了办公桌,上前拉住陈路的手,然后颇为唏嘘的说到:
“其实我很多年来都一直是《沃利一家人》的忠实观众,当年是您的祖父和父辈们,给了我创业的勇气,也让我克服了生活中的众多困难,才能成长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一句话,就拉近了他和陈路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陈路知道了他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热情的原因。
这种花花轿子人抬人的事,陈路当然不会吝于去做,于是他也“热情”的拉着怀特塞德手,羞涩的说道:
“多谢怀特塞德先生您的厚爱,我和我的家人,为此倍感荣幸!”
怀特塞德哈哈一笑,示意他们俩先坐在沙发上,然后说到:
“我们就不用这么客气了,你叫我哈桑吧,我的朋友们都喜欢这样叫我,我的名字太拗口了。”
陈路也借坡下驴道:“好的,哈桑先生。您也可以叫我笛卡,一般比我稍大一点儿的长辈,都喜欢这样叫我。”
两人彼此通过更亲昵的称呼再一步拉近了关系,然后就开始谈起了正事。
怀特塞德首先说道:
“其实严格说起来,在影视圈方面,我是个外行。所以我这次请你过来,没办法跟你谈什么专业的问题,我只想问你两件事,如果你的回答能让我满意,那这次的投资,我们天方商城就全部承包了!”
陈路闻言大喜,对于怀特塞德的豪爽和耿直好感更增。
其实他也不想跟怀特塞德谈什么专业的问题,因为面对一个外行,你有什么可谈的呢?
很多投资者都喜欢不懂装懂,明明根本不知道拍电影电视剧是个怎么回事,却偏偏喜欢指手画脚,不仅要往剧组里塞他们的“自己人”,还喜欢在拍摄的时候这样那样,一阵瞎指挥,结果最终把好好地一个剧本给拍成了一部烂片。
陈路以前当影视学院老师的时候,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事。
那时候有个投资商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想请他出山帮忙拍部电影,一开始陈路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学以致用嘛,自己毕竟是学这个的,如果一辈子只搞理论知识研究,终究不如实际上来做一回的更好。
但可惜他在拍摄的过程中,那位投资商不知道是不是又对他不放心,就自以为是的找了一个所谓的“内行”来做监制。
这个监制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小剧组跑出来的野路子,明明什么都一知半解,却偏偏喜欢对陈路指手画脚,动不动就说“我们拍戏那会儿是什么什么样的,你就应该什么什么样”。
陈路脾气虽好,可也受不了这样的人老是在自己耳边嘀嘀咕咕,于是他后来干脆就辞了导演的位置,自己回学校继续教书去了。
结果听说那部电影最后被那个监制接手,拍出来的成片连电审都没通过,直接被放进了仓库里吃灰,投资商的好几百万,也全都打了水漂。
经过这件事,陈路就特别不喜欢跟外行打交道,如果这些人有自知之明还好,最怕的就是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却偏偏喜欢越权指挥,最后弄出来的是个垃圾,还偏偏要你来背锅。
怀特塞德的这番话就给了他很大的好感,因为他摆明了自己不会对电影的拍摄过程指手画脚,这就等于给了陈路最大的拍摄自由度。
只是不知道他说的两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会不会很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