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公达你要吗?”荀彧疑惑的看着荀攸。
“先拿给我吧,先生如此大义,我等怎可不做些什么?我欲将先生的算学总结一下,送与洛阳荀祖父,为先生博取名声!!”听闻荀攸的话语,荀彧眼前一亮,他正愁帮不到顾然呢。虽然今天这事顾然表示不在意,但对于荀彧这种人来说,还是觉得内心很是对不起顾然。。
“公达,我与你一起帮忙。”
两人将顾然所讲的算数编成一册,并在署名上写上《顾氏算学》,连夜叫人将此册送往洛阳,并带上了两人的目的。
而对比一无所知的顾然却仍然在床上呼呼大睡。不知道他知道的话会不会脸红。
次日清晨,“好了,诸位,今日我们来讲军事方面,对于这方面其实并不是我所在行的。我只能将一些例子给你们自己去思考一下,关于这些例子,家师曾将他们规划成一书,名为《三十六计》。今天我们来讲第一计:瞒天过海。所为瞒天过海,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伪装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顾然知道自己的脑袋没有眼前的这些小子聪明,也不能像他们一样能够举一反三,他能做的只能把后世总结了千年的例子来说给他们听,相信以他们的头脑加上顾然多出千年的见识想必会有不一样的风采。
而此时拿到荀攸寄回的算学时,荀爽看后大声称好。便在家中设宴邀请好友一起探讨此算数。次日上朝。
打了个哈斯的刘宏看了看场下的朝臣,无趣的朝一边的张让挥了挥手。张让看到刘宏的挥手便知道意思。上前一步用尖细的嗓子开口喊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启奏。”
刘宏看了看谁这么没有眼力见,看不出他想要退朝。一看说话之人原是荀爽,念及他的名声只好缓声开口问道:“太傅,有何事欲告诉朕?”
“臣想为陛下荐一大才!”
“哦?不知何人当得太傅为大才?”
“此人姓顾名然,颍川人士,现于我颍川书院教学,臣手中有其人编写的新式算学一书,此算学若有学习,可事半功倍矣。望陛下召其入朝为官,此等贤才不用着实可惜啊。”
“哦,原是这等贤才么?诸位爱卿如何看?”刘宏听到荀爽的话表示兴趣缺缺,他对算学并没有什么兴趣,只好先看看其他人的看法。而早在昨日荀爽宴请朝中众人之后,便早就商量好了。听到此时刘宏的问话,都站出来行礼大声说道:“臣等皆认为太傅所言极是,此等贤才当招入朝中为官。”
看到异口同声的大臣们,刘宏将目光投向了张让,张让看着下方意见统一的大臣们,心里想着:“本来荀爽回来便处处针对他们宦官,这次举荐人才,想必也是他的人,绝不能让此人入朝。”便朝着刘宏低声说道:“陛下,内库拮据啊,现如今官职不多了啊。。”刘宏一听张让的话便懂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