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兵部议事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准备营建新校场的场地也已经选好,就在东城门外的东北角。
因为今年有齐国禁军参与,校场是万万不可设在城中的。
兵部批示的六百杆重枪也已经送到了鹰犬卫。
每日陈启都会带着鹰犬卫所有人来到新校场,分批训练。
上午三百人营建,三百人在校场中训练,下午则轮换。
陈启的训练方式很简单,就是整齐划一的刺。
平刺,上挑,下抡,总共就三个动作,六百杆重枪,陈启要求每个人都随时带在身边。
每日五更开始还要进行两个时辰的端抢训练,一动不动端抢一个时辰,然后保持上身端着枪不动,再跑上一个时辰。
就算是搭建校场时,也要把重枪绑在身上。
而且陈启以身作则,自己也是如此要求,虽然每天下来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但却无人不服气。
这么十几天下来,好歹也算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中间兵部和其他几营禁军也曾派人来查看情况,他们见鹰犬卫六百人整天一动不动,都不禁嘲笑,以至于现在禁军中都流传着鹰犬卫是乌龟营。
谁不知道打仗靠的是将士的勇猛,武艺的高强,就鹰犬卫这个练法,除了徒增笑话之外,他们想不明白有什么作用。
况且鹰犬卫只练长枪,到时候一旦被人近了身反而施展不开,只有挨打的份。
不过陈启却不为所动,他自然有他的想法。军队作战,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却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唯有铁一样的意志,钢一样的纪律,才是取胜的唯一方法!
鹰犬卫的长枪看似简单,却没有一丝空隙,每个人的站位与轮换都被陈启安排的毫无间隔。
一旦有人倒下,立马就可以由后边的人补缺,陈启还故意多次突然让人换下来训练他们的机动应变能力。
现在不过训练了十几天,已经初见成效了,等到十月份,就是三百对上六百,陈启也有把握把他们捅成马蜂窝。
在人事上陈启也做出了一些变动,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在战场上厮杀,这是不可改变的。
比如老白,就是天生没有一股狠厉劲儿,陈启只好把他安排去指挥营建校场。
而柳大业则依旧留在伙头军,陈启都有些怀疑他在故意躲着自己。
倒是也有几个可造之材,之前一直没有发现,如今在繁重的训练之下逐渐显露出来。
一个是叫做赵艺的年轻人,敢于吃苦,每次训练结束之后还要单独多练一个时辰的端枪。
他是个读书人,还曾有过秀才功名,陈启也曾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努力。
得到的答案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活着!
另一个则是个看起来病怏怏的年轻人,孙文。起初陈启压根就不看好这孙文,因为这货看起来就是个没吃过苦的少爷,一双手比女人的还细嫩,两手无力,经常动不动就晕厥过去。
可是就是这个公鸭嗓的孙文,竟然有一股子让陈启都心惊的韧劲儿,手上的血泡磨了一层又一层,每天到了傍晚结束训练,他都抖若筛糠,像是就要不行了。
但一到第二天,这孙文总是第一个跑到校场集合,从他的眼里陈启能看到一种奇怪的坚持,希望得到认同的坚持!
虽然陈启现在还并没有什么表示,但内心已经打定主意,等训练进行到下一阶段就让他们带队训练。
………
“大人!卑下去城中采买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事!”
张扬被陈启派去了伙头军,如今专门负责军粮的采买。
朝廷根本就不给鹰犬卫银饷,这些东西都是陈启自己掏钱去买的,毕竟高强度的训练要有大量的热量补充。
“得,你还是去后边督促一下柳大业他们吧,别给我这儿找麻烦。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调回来,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