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觉得自己的龙子龙孙们和普通人应该不一样,于是下了一道圣旨,皇帝的儿子封亲王,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再往下封,到最后一级就是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后代都是奉国中尉,每年给粮食两百石,一石大概是150斤,每年3000斤粮食,而这时候的亩产大概是300斤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奉国中尉每年要十亩地来养活。
现在一年农民收税两千多万石,其中一大半拿来养老子龙孙们。剩下的给官员俸禄,士兵军粮,还不够,需要拿银子花钱去买。
大家都说明朝亡于万历、亡于天启、亡于崇祯,其实都不对,从朱元璋定下那些户籍政策,养着龙子龙孙们开始,明朝注定会灭亡。明朝本身就不善于开疆拓土,土地是定额,产出也是一定的。纵然没有天灾、没有女真,再过几十年,宗室就能把明朝给吃垮了,就算引进高产作物也撑不了多少年。
这些人不事生产,对社会没有贡献。闲着没事就造小人,反正有朝廷养着。从最开始的几十个宗室,到明朝末年几十万,也不过是过了两百多年而已,按照这个速度算,明朝撑不了几年的。只不过是赶上了小冰河时期,让明朝财政矛盾提前爆发而已。
对面这个矛盾,统治者们也没有办法,只有加税,从洪武年间岁数三四百万两,涨到了现在的将近八百万两。这还是明面上的收入,崇祯后期每年岁数增加到了将近三千万两。
朱由校头疼的正是这个问题,前几任统治者尚能维持,到了他这儿已经是不堪重负了。如果重生到正德年间朱由校当然不需要这么辛苦,也可以像正德皇帝那样到处玩乐。可是现在不行,想要有作为,就要解决财政危机,魏忠贤被抄家、阉党被抄家得到的银两不少,可是根本不够花。
应对这个问题也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多赚钱,第二就是少花,或者不白养这些闲人,让他们为社会做贡献。
三位阁老,一个尚书,还有两个年轻官员,面对皇帝提出来的钱的问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国家大半收入拿来供养宗室。太祖定下这个政策原本是照顾子孙后代,恐怕他也没想到子孙后代会有这么多。我大明土地有限,产出有限,宗室却在不断繁衍,这样下去再过二十年,不用女真来打,也不用灾民造反,大明也被吃垮了。想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一是让宗室从事各行各业,自力更生。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难的,他们被朝廷养习惯了,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上进心,这个办法耗费时间也长。第二个办法就是开疆拓土,只是现在大明对付一个女真已经头疼,在大陆开疆拓土实在不容易。第三个办法就是开拓税源,就像孙师傅说的那样,开放海禁,只是现在东南海盗猖獗。”朱由校看了看饶有兴致的几人,继续说道。
“朕的想法是,三个办法一起进行。劝导宗室从事其他行业。开疆拓土,在咱们大明周围已经不太可能,太祖皇帝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这些国家多为大明藩属,无故征伐也不是正理。可是天下之大,又岂是大明一隅。与大明隔海相望万里之遥有一大陆,有四个大明那么大,往南万里有一大岛倍于大明。几千年来,这些地方只有土著繁衍,人口不过几十万。百余年前,欧罗巴人哥白尼发现了隔海相望的大陆。至今也不过移民几十万。此乃上天赐予大明,不取有负天恩。”朱由校将第二个办法说了出来,现在正是大航海的时代,美洲已经被发现而且有了移民,离中国最近的澳大利亚,也被发现,但是没人探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