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一职事关重大,臣推荐现户部尚书袁可立,他曾经担任过登莱巡抚,兵部侍郎,知兵事。”刘一燝很快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便开口说道。
袁可立曾经担任过经筵讲官,也是朱由校的老师之一,之前他就是兵部左侍郎,只是孙承宗来了,所以把他调到了户部,如今重回兵部也是人尽其用。
“那户部尚书用谁?”兵部尚书解决了,户部尚书又空缺。
“原天津巡抚毕自严精通军事,又懂经济,当今朝廷支出军费所占比重甚大,他做户部尚书既可以为朝廷掌管户部,又能梳理军费。”还是刘一燝开口说话。
“臣附议,毕自严可为户部尚书。”次辅韩爌也同意毕自严。
“那就毕自严,他现居何职?”这人朱由校不熟悉,不过这两人都同意,那看来没有问题。
“他去年因反对魏阉致仕了。”刘一燝淡淡的说道。
“那就将他召回吧,其他的缺员,你们内阁主持商定,再报给朕就行了。”朱由校有些尴尬的说道,魏忠贤当政这几年,确实抑制了东林党,可是争权夺利的事情做的也很多。不依附他的,基本上得不到重用,很多人都被迫辞职,或者被排挤出了朝廷。
朱由校对朝廷官员不熟悉,既然选了这些人入阁,就要相信他们,他们推荐的人员真不行的话,到时候再换吧。
召见完这些人,朱由校宫中设宴,请这几位辅臣吃饭,以表示自己的重视。
第二天,朱由校得报袁崇焕已经到了京城,现在驿馆休息,林晨命人传旨明天和孙承宗一起觐见。
这个时候徐光启等人已经进入了山西境内,才进山西境内不久就看到县城有从山西流亡过来的灾民。当地官员虽然设粥棚赈济灾民,可是毕竟实力有限。
徐光启命人将顺行带的粮食卸下一些,然后让人张贴告示,朝廷已经运粮食前往陕西,让灾民返乡。
得知这个情况,灾民千恩万谢,跟着徐光启等人一起回陕西。
第一批粮食已经运到了陕北,现在分配到各地。有了粮食,灾民也就安顿了下来,虽然还不能顿顿吃饱,起码不会饿死人了。
按照徐光启的建议,各地已经开始筛选年轻身强力壮的人,开始在各地做工。整修水坝,修复道路,甚至一些县城整修。往年要做这些事情要花不少银子,现在只要给饭吃,有的是人愿意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