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的是一个果盘,放在手上轻轻垫了垫,滑了下盘身,手感滑顺,纹理细腻,不伤手,挺轻巧的工艺品。
他问道:“老板,这个果盘是自己编的吗?”
摊贩是个四旬模样的汉子,见大人感兴趣,他立马有些得意的说道:“让大人见笑了,这个不是我编的,我哪有这手艺,是我家闺女编的,她手工可巧了,这些都是我闺女亲手编的。”
他指了指摊上的其他商品,道:“大人,你看,这是藤壶,我闺女说可以用来插花用,也可以用以装饰摆放大人,你看这个,这个叫摇钱树,寓意极好,共有五层,每层都能摆放一些小饰品,女孩子小东西多,送这个准没错。大人,你看这个……”
或许难得可以在大人面前炫耀自己的闺女,他拉着李逍遥的手,不停的给他看各式各样的手工品,看的李逍遥苦笑不得。
最后,李逍遥终是敌不住摊贩的热情,买了三个细竹编织的摇钱树,按摊贩的话说,这个送女孩子真是再好不过了。
一路过来,摊贩们都热情打着招呼,向李大人推销着自己的商品,走到福利院时,他已是拎着大包小包的站在门口。
“大人,你怎么来了,你这是?”接着消息的馨儿跑出来,一见李逍遥模样,指着他脖子上挂着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只见他不仅大包小包拎着,手碗上,脖子上都挂着铃铃铛铛的东西,样子显的有些滑稽。
“愣着干嘛,还不快帮我取下来。”李逍遥没好气道,那些商贩都太热情的,老是往他身上塞东西,说什么是送给李大人的,拿去把玩一下,推都推不掉。
他能白收吗?肯定不能啊。
结果他坚持要给钱时,那些口口声声喊着把商品送给李大人的商贩一听大人要付钱,那是连个客气一下都没有,直接说起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来,那变脸的速度,看的他亦是一愣一愣的。
他觉得他很败家,非常的败家,以后还是尽量少出门好。
他带过来的都是一些小玩意,适合当孩子们玩具玩,他拿出那个摇钱树递给馨儿,说道:“呐,这个给你的。”
馨儿红着脸,满心欢喜的收下,这是大人第一次送她礼物,哪个女孩不喜欢收心上人的礼物,只是她刚刚收下,便瞥见包里还有两个,心情突然有些黯然,只是她很快就笑了起来,想那么多干嘛,那些肯定是给双儿姐姐他们的,大人能把自己跟她们放在一起,就是对自己认可,自己还有什么好计较的,想到这,看向大人的眼神,羞涩中又带着丝丝柔情。
对于李大人的到来,福利院的人都很高兴,这是除开业后李大人第一次来,还带来了那么多小玩意给孩子们玩。
馨儿向李逍遥介绍着福利院的众人,除收养的孩童外,经常会有一些城中的百姓带一些用不上的衣物,自己做的点心带来给孩子吃,也会有一些公子小姐们过来,跟孩子们一同玩耍,教他们游戏,还有很多人经常义务过来帮忙,听的他直点头,社会就是要这么和谐才对,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做些对人对已都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李逍遥在福利院与孩子们玩了一下午,他还把前世适合孩子玩的丢手娟,扔沙袋,跳绳教他们玩,孩子们都玩的不亦乐乎,过来帮忙的百姓见李大人如此和蔼亲切,在矜持了一会后,便一起加入了游戏,一个下午,福利院都传出欢声笑语,让过往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闲暇之时,他问孩子们,先生们都教了什么,他们都学会了什么,话音刚落,立即便有两三个年龄比较大点的小孩子站起来向他朗诵着“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
李逍遥听的暗暗直点头,确实这些是最好的启蒙教育,不仅能教人识字,更是让人懂的识书达理,教人一些简单的道理和处世的态度。
在当朝,读书考取功名,依然是许多人唯一的选择,只是真正能读的起书的人少之又少,而他无意中开办的福利院却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更多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虽然学的不是很深奥的,却是让孩子们赢在了起跑线上,把大夏的文盲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