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看见这画面,气得腿脚都哆嗦,他心里在懊悔啊,自己日思夜想的竟是这样的人,走了高翰文又来了周滨臣,她是在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吗?最起码高翰文不是,能让贾玉如此兴师动众,她一定是动了真情的,那么我呢,我在她心里又是个什么位置?只是众多朋友里的一个?既然这样,那还参和个什么劲?真的没劲!难平的怒气甚至让他想过就此和她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可气过之后,他也渐平静了,有时又回想起夕日相处的画面,许小晴似有很大魔力,让他仍念念不忘,他就在这样的矛盾中艰难度日。
他忽然觉得自己苍老了许多,不知何时胡子已窜出一大节。
他满目萧然地走进学校,才想起来今天是升旗仪式,他还有一篇献词的,忙蹲下去翻书包,却怎么也找不见。忽然想起来昨天写完是落在家里,忙转头往出走,对门卫大爷说:“我回去取样东西,回来可能会迟到,我把书包先放这儿行吗?”
大爷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说:“还有五分钟,就看你的速度了。”
李冰转头就往家跑,他妈走下楼说:“慌慌张张的,把什么忘了?”
李冰没功夫答话,一口气跑进屋,左右翻找,却还是没找见,他终于在枕头边上看见那一页纸,忙取了又一路往学校跑。
他听见铃声已响,一个冲刺,大爷对他微微一笑,在即将奔到跟前时,校门哐地关了。
李冰进了传达室,背起书包就要走,大爷大喝一声:“站住。”一手拿出签字笔,另一手已拳成鹰爪状,说:“年轻人,”李冰说:“我知道,要诚实。”潇洒地签下名字。
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大谈宏扬爱国主义精神,谈到了抗战的岁月,说到激动处也不免热泪盈眶,师生们都为之动容。
李冰取出国旗下献词走上台,边说边看着校长,竟也不由哭出声来,说完校长带头鼓掌,用纸巾擦眼下的泪。
李冰走下台,有人不屑说:“不至于吧,这都能哭。”
李冰并不认识说话的,任凭流着泪站到队列里,薛老师跑过来塞给他一张卫生纸,说:“说得好,擦擦泪。”
他看看校长仍红着的眼眶,他心里明白,校长快60了,精瘦如柴,身板笔挺,从小的思想品德课都是校长在带,校长是退伍军人,常教孩子们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校长在老山前线扛过枪,打过仗,说和平来之不易,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要珍惜。
有一次,李冰无意中看见校长露出的退,竟是一支塑料的假肢,便由衷的尊敬这位革命前辈了。
眼看就到清明,爱国教育并不止搞形式,实际行动就是学校组织六年级和初三两个毕业班祭扫杨虎城公墓。说到出游一天,全班人都兴致勃勃。杜凤半开玩笑地说:“再过两天去扫墓,可是你和许小晴约会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