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帝本想着在长江上两开花。
结果公瑾那里也没开花,他这里也没开花。
相比于公瑾,自己还是有优势兵力的,而且合肥也不如江陵城池坚固。
公瑾倒是与曹仁打的有来有回,可自己这边却是没什么进展。
孙权此时的心情,当真是经历着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这关平关定国当真,当真是有几分本事的。”
孙权停顿了一下,一副看着别人考了100分,可自己却没有及格的个位数,莫名心酸,以及暗暗不爽。
我哪里变得这么差了?
一定是那些蛮兵战力太差,若是我去平叛,也能有此战果。
孙权随后把奏报递给一旁的诸葛瑾。
诸葛瑾则是快速看完之后,摸着胡须道:
“关平乃是当世名将关羽之子,勇武之余,兼有智谋,有此结果,倒也不足为奇。
主公不必与之比较,关定国乃是将才,而主公乃是君主。”
诸葛瑾的话很简单,主公走的是君主的路线,又不是从小经历过战火的,不必与他相比较。
行军作战,那是人家吃饭保命的法子,主公咱们不能拿自己的兴趣去与人家的专业技能相比较啊!
主公败了,尚有将士保命后撤,若是他们败了,怕不是得身首异处。
孙权摸着紫色的胡须倒是没有言语,他父兄也算是大汉名将,想我父兄的勇武以及用兵那也是顶尖的。
我不用与关平他相互比较?
这可能吗?
诸葛瑾继续宽慰自家主公:“现如今主公久攻合肥不下,只是身边并无多少良将,莫不如从大都督手下调拨几个将军过来。”
孙权摸着胡须在沉思,久攻合肥未下之责,绝不在我,子瑜之言似乎有些道理。
仅靠着太史子义一人,怕是有些孤木难支,理应多叫几个人来帮忙。
孙家在江东属于次等大族,也就是排不上门面,家族的社会地位不够强大。
孙权为了巩固自家的统治,总是在争取大族的支持。
在孙大帝统治江东初期,主要争取的是南渡的淮、泗大族人士的支持,其中代表人物有周瑜、鲁肃等。
在淮、泗集团衰落后,又是争取江东本地士族的支持,同时平衡这两方在孙氏集团当中的势力,免得一家独大。
故而孙大帝的思维是御将之道,平衡各自的利益麾下,给忠于自己的大将分配利益,在外则是吸引使用江东大族的智与力。
在弱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抗衡北方,以保证孙氏政权和江东大族利益的军队。
故而东吴的军队大多数是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这种继承权,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在统治江东初期的时候,孙大帝对于他麾下的大将是相当的不错。
孙权不听被人的谗言,说与诸葛瑾神交已久。
当众指着周泰的身体问他的创痕都是怎么来的,给周泰挣面子,甚至还哭了几鼻子。
等下次陈武在合肥战死,孙大帝很是心痛他不能陪自己走下去。
特别贴心把陈武的爱妾赐死,给陈武殉葬,免得他一个人在墓中太孤单了。
当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后病重,孙大帝千金募医,想要把他治好。
可惜被江东医生直接说出了华佗三连,哎呦额,这脑瓜子,得开瓢,那也没救了!
吕蒙遂卒!
凌统死后,更是把他的两个儿子养在宫中,经常让他们看看兵书,学习武艺。
对于麾下大将,孙权也是颇为宽容,忘短记长,他说鲁肃有一短,但不足损其二长。
潘璋这个人爱慕虚荣,经常穿一些不和他身份的衣服,甚至看见部下吏兵谁家里有钱,就杀了他们,把吏兵家里的财富掠夺走。
就这种上将,偏偏禁令严明,听闻只有几千兵力却能起到双倍的战力。
大概他麾下也是些仇富的士卒组成?
可潘璋就是这样,孙权依旧是主张爱人宽容,留着潘璋,甚至也不训斥他。
你以为孙大帝他当真是宽容的人,那可大错特错,孙大帝也是个著名的驰名双标人物。
对于宽容,也只适用一小部分的大将,即主要是对于大族有本事的将领,会对他们宽容与爱护。
等潘璋的儿子也有模有样的在军中遵循他父亲仇富的行为,结果被孙大帝流放。
没本事你还敢作妖,当真以为我孙权是吃干饭养闲人的?
若是军中一般成员,孙大帝则是主张酷刑,断斩示威,果断杀人。
没背景的妖怪敢作乱的,都得被俺老孙一棒子打死!
孙大帝虽然军事技能白给,但养士的本事,可不是谁都能比得上的。
等到孙大帝老了,猜疑心变重,那当真不管你是不是大族的人,该杀就杀,就连陆逊也是惊忧而死。
“主公心中可是有人选?”
诸葛瑾怕自家主公有些拉不下面,故而又询问了一句。
“蒋钦,潘璋,有此二人就够了。”
孙权说了两个人名字,此等猛将,若是带头攻城,定能鼓舞士气,拿下合肥城。
“喏。”
诸葛瑾则是立刻摊开竹简,在上面写着征调两位将军的命令,希望大都督能够理解。
合肥的战略位置也是同样的重要啊!
此时合肥城内只有扬州刺史温恢,他本身就通晓军事,为人精达事机,威恩兼著,至少在军师造诣上要比孙大帝高上几个层次。
只是更擅长治理百姓,以政绩威名,而不是军事。
他这些天率领士卒抵御孙权的围攻,晓得丞相他在赤壁之战中受挫,兵力大耗,紧接着荆州以及豫州等地皆有叛乱。
合肥这里又出了事情,守了两个多月还不见援军,他心中难免忧虑,可依旧是面上镇定,鼓励城中士卒,必有援军要来。
如果想要投降,便想想家中的妻儿老母,会因为尔等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