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旗兵,按照五行方位,把小小的堡子店团团围住。
他们旗号严明,士气高昂,探马、侦查,昼夜不绝。
柳保泰等人看着城外的旗精锐,又看了看自己从两万人的队伍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所谓精锐。
一个个都是心情复杂,
这些在城外扎营的旗军,并没有准备楯车强攻,只是在远处观望。
他们甚至都没有兴趣派几个投降了的汉人过来投递什么劝降信之类的文件。
这种轻视,让城里的文官老爷们感到很是寂寞。
他们等了很久的怒斥酋长狼子野心、痴心妄想的机会,看来是没有了。
特别是那个刘之伦,自打从渡口回来的那天,他就躲在屋子里研究该怎么写回信怒骂皇太极。
听他的亲兵说,这刘老爷每天晚上都要写到半夜,时不时地还要起身,抑扬顿挫的朗诵一番。
然而等了三天,刘侍郎的锦绣文章,大概是早就写好了,可对面的皇太极却始终没有写劝降信。
“东虏,欺人太甚!”
刘之伦起了无名火,逢人就是这一句。
不给城里的这六千明军写劝降信这事儿,倒真是怪不得皇太极。
他在去年刚刚入关的时候,的确曾是很热心的派投降来的汉人四处发放劝降信。
但是那些送信的人,十有九,却都被守城的给杀了。
剩下的几个幸存者,则会带着明朝文武极不礼貌的回信。
这些信,当然骂不死皇太极和他手下的十万满蒙旗,但是却总是能够成功的给博格达彻辰汗的愉快心情,增添上一抹阴影。
久而久之,他索性不送什么劝降信了,只是在攻城的时候,会让投降的汉军们朝城上叫喊上两句
“开城投降,秋毫无犯;抗拒大兵,鸡犬不留!”
皇太极一路上用这一招,收降了十几座州县,倒是比什么文绉绉的劝降信,管用了不少。
如此静坐了一两日,防守一方的心态终于是崩了。
“开炮吓吓他们!”
柳保泰设防的这个堡子店,本来只是一个驻扎五百人的小军城,上面的火炮也大多是虎尊炮、佛郎机之类的小炮。
射程短,威力小,打打蒙古人的骑兵还可以,对付满洲重甲楯车兵,那可难了。
出于对满洲大兵战斗力的信心,和对明军自身战斗力的了解。
柳保泰又自王从义那里搞来了十五座千斤将军炮。
一一安放在了城头。
柳保泰对于这些外表威猛的重炮,内心并不喜欢,但是有总是比没有来的好。
一声闷响,炮弹飞出去不到二里地,稳稳地落在了满洲军的阵前,激起来一阵尘土。
“这玩意?也配叫大将军炮!”
“大人,小的多加些炮药,再来他一发!只是请大人躲得远一点!”
柳保泰挥了挥手,制止了炮手的请战。
满洲兵都是百战精英,明朝这边的火器,人家那一样没见试过?
也就当年在宁远城下,因为没有经验,吃了洋货红衣大炮的亏。
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指望这些刚刚进化到封建时代的军事奴隶主,知道什么天边的英吉利,实在是有点难为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