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听到燕云的答复,卢植也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不过君子就是君子,卢植即便再爱惜三人之才,也不好过于勉强。
不过,随之卢植伸手,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张白帛来,递到了燕云手上。
“燕云贤侄,这是老夫所写的一封举荐信,里面记载乃是你们所建之军功,希望能对你们洛阳之行,有所助益!”
卢植行事磊落,有君子之风,在估计到可能招揽失败,竟在前来探望之前,就亲笔写了一封举荐信。
面对这样的人,燕云心中也是由衷的敬佩,不由坐起身来,抱拳施礼:“将军厚谊,云铭感五内,多谢!”
“贤侄不必挂怀,你就好好休息,老夫还有军务处理,你等若有其他要求,尽可让高顺前来找我。”
卢植说完,站起身来,冲着几人一摆手,离开了燕云营帐。
对于燕云的决定,童飞赵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兄弟几人聊了一会后,见燕云确实没事,便各自躺下安歇去了。
众人熄灯睡下,累了一夜,不一会鼾声四起,此时唯独燕云一人,在黑暗之中,盯着营帐篷顶,无法安睡,脑海中还在回响着与鬼玺之灵之间的那段对话。
在燕云提出的三个问题后,鬼玺之灵便从他的第二个问题开始解答。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鬼玺之灵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回答燕云的那个问题,那就是冥界是真是存在的。
那么接下来,鬼玺之灵却没有回答燕云的另外两个问题,而是对他讲了一个故事。
数百年前,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毗沙国,毗沙国国王夜摩耶摩生性好战穷兵黩武,麾下十八部众首领个个凶猛悍勇。而周边之国,在面对毗沙国大军年年征战之下,被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好战者必亡,数年之后,毗沙国王的对手出现了,维陀始生王带领着数国联军,终将毗沙国打败。
失败的毗沙国王带领着十八部众,逃到阎浮提洲,于南二铁城山下,再次集结起来,此时虽有百万人马,部将尚在,但是大势已去。
手握雄兵,却无力反击,这让夜摩耶摩郁结难舒,见状,毗沙国十八部族率领众军于山下起誓:至死追随毗沙王,为了惩治仇敌,即便永坠幽冥,也要血战到底。
夜摩耶摩见人间已然复仇无望,便率领所有部族,面对故国方向,引颈就戮,以希在幽冥界打败他的敌人。
鬼玺之灵的故事,说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因为后世职业的关系,燕云也曾经花过一段时间,研究过佛教历史,所以鬼玺之灵所说的这个故事,燕云还真的了解一些。
这个故事起源于古印度的一部诗歌集《梨俱吠陀》,按照诗歌集的记载,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毗沙国灭亡之后,他们的誓言也应验了,夜摩耶摩坐上了阴司之主,麾下十八部众也成为地狱判官,百万之众也成为了阴司鬼卒。
如今西方佛教体系中阴司之主起源,出之东方巫族信奉的幽冥鬼帝之口,入之道家小子燕云之耳,这不竟让燕云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