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一声脆响,枪斧相击,马打盘旋,赵云徐晃二人战到了一起。
片刻之后,二人交手已有四五回合,此时的徐晃心中也暗暗吃惊,这看似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郎,精湛纯熟的枪法,亦如外表一般的俊俏,在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之时,亦大呼痛快。
就在去年之时,徐晃尚在河东郡出任一名小小的县尉,而年初黄巾作乱,大将军何进,便在司州境内征召干才,而徐晃也在河东郡长史的推荐下,坐上了这孟津北寨的屯长。
且不提,当初在河东郡县安邑徐晃没有对手,如今守着黄河岸边的渡口,却是更加寂寞难耐,今日遇上了赵云,让他可以酣畅淋漓的尽展技艺,不竟大呼过瘾。
“嗯!这徐公明倒也名副其实,颇有名将之风!”端坐马鞍之上,观看了一阵的燕云,也不由微微点头,心中暗暗赞许。
徐晃武力不错,但与赵云相比,还是逊上一筹,如今比试十多个回合下来,尚且能进退自如,章法有度,已然可以跻身勇将行列。
然而,就在赵云与徐晃比试之时,燕云关注的重点,可不是他们比试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结果,早已注定,所以燕云更多的将目光投向了徐晃身后的士卒。
当主将鏖战之时,徐晃所率领的士卒们,竟然个个昂首挺胸、队形整齐,也未见低头思语者,脸带倦怠者。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可见徐晃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所以,燕云的给予徐晃评价,名将也!
想到此处,燕云眼角余光看向了高顺,要知道让这位老兄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可不仅仅是他的忠义,他所率领的陷阵营,可是在这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闯下了赫赫威名。
于是,燕云嘴角微微一翘,对着身边的高顺,低声细语道:“高兄,你观这徐晃怎样?”
“良将也!”此时的高顺,也同样目不转睛的盯着比试场中。
“呵呵,何解?”听到高顺的评价,燕云也来了兴趣。
“公明之武艺在顺之上!统兵也有法度,不过......”高顺为人实诚,但眼光却也很犀利,除了看出徐晃武艺在己之上,还看出了徐晃麾下士卒军纪严明。
“不过未见公明之谋略如何,不好置评!”为大将者,首论谋略,次者统兵,最后才是个人勇武,所以高顺这般评价,倒也中肯。
“那......高兄与这徐晃相比又如何?”燕云笑眯眯的问道,就像一只小狐狸。
在这个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家伙,那一个会是易于之辈。
果然,高顺看着对方的军阵,面色严肃的说道:“一营兵马对阵,顺当可胜之!”
燕云听闻,也为之一愣,高顺练兵确实很牛,但之前在北军之中,可都是担任斥候之职,还未曾有过统兵的经历,也不知这信心何来。
高顺似乎看出燕云眼中的疑惑,不由微微一笑:“燕兄,顺之老师的练兵之法,可远比武艺高明!”
“呃!?原来如此......”燕云闻言顿时了然,原来高顺本事的根子在这儿。
就是燕云与高顺聊天之际,徐晃的快乐时光也走到尽头。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比试二十多回合的徐晃,此时招式已然开始有些散乱,双臂也有酸麻之感,可当他再观赵云时,却赫然发现,此时这位白袍小将,却依旧精神抖擞,枪法开合间,井然有度,丝毫不见疲态。
“这小子了不得啊!若是放在正真的战阵之上,估计现在的自己,怕是已然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