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孤家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言变法

第一百六十三章 言变法

申徒志继续说道:“先前所言皆是以赏激励人心,然有赏必有罚,治世用仁政,乱世用重典。方今大争之世,各国攻交,至使海内动荡,这便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强人呼啸,流寇遍野,劫掠于民,百姓备受其扰,苦不堪言,以至于无法专心务农。百姓不得务农,无粮可食,饥寒交迫,便会由顺变暴,聚而成贼,攻伐县治。如此循环反复,由恶生恶,则社稷不存。”

“惩恶除奸方能扬善,务法明政,急于去奸。然去奸除恶,严刑最为有效!犯罪连坐,检举有功,重刑而连其罪。如此,则褊急之民不敢斗,逞凶之徒不敢讼,心怀不轨之人便不敢继续作恶。”

郑胡闻言深吸一口气,犹豫一会,问道:“先生之法,会不会太过苛刻?孤恐法严而民怨。”

申徒志面容严肃,说道:“《诗》《书》导人从仁,劝人向善,每乡一捆,每户一卷,然法若不行,则民皆行恶。仁德世人皆知,却又有几人遵从?人皆趋利,十倍之利无德,百倍之利忘命。君上试想,法若不严,国将何以安?民无不厌恶严法,而喜仁政。然,民所厌恶之事,才可使民得其喜。耕种需先劳作,才有收获;治学需先苦读,才有才学。只有法严,才能明政,才能说仁。法治不是为了设立严刑,严刑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设刑以去刑!民若依法,无人触犯,牢房空,枷锁锈,那有刑便等同于无刑。”

一连说了一大串,申徒志换了口气,沉默一小会,而后继续说道:“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下愿说与君上听。”

“先生请讲。”

“在下游学之时,途径荆地群山之中一里。那里小,且偏僻至极,距最近一乡足有百里,翻山越岭才能至。里中无吏,只有一老迈里长,但民风淳朴,用好酒热情的款待了在下,在下喜酒,痛饮一番。第二日宿醉醒来,在下却惊讶发现,自己被弃在路边,勿说随身财物,连衣服都被不知被何人拔了去,就这么赤身露体,茫然不知所措。”说到这,申徒志庆幸的苦笑一声,说道:“好在臣只是少了随身之物,性命倒是无忧。如此可见,法若不严,人心不畏,民便没了束缚。一旦没了束缚,那人与兽何异?”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法治需从严,就像把金子烧至滚烫沸腾的金水,贼人自然就不敢伸手盗取。”

申徒志长叹一口气,感慨道:“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

“君无为,法无不为。”郑胡默念一遍,而后也感叹道:“先生所言,皆是治国良谋、兴国之策。”

说完,他出席,对申徒志郑重下拜,说道:“郑国,愿遵从先生之言,变法以图强!”

申徒志慌忙转身,面向郑胡而拜,回以一大礼,诚恳说道:“闻君上削氏族去分封,哪怕受挫亦是不悔,在下便知君上变法之心堪比金坚。故,特来郑国,助君上变法。”

两人礼毕,相扶起身,对视一阵,不约而同的大笑出声,畅快至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源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紫鸾记一步一音无敌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