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的肖平混得稀松平常,不仅远远谈不上优秀,即使和一帮老同学们比起来也勉强能算得上中等,可是学生时代的他可是个大大的名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神一般的存在。
至少在高中之前一直是这样。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半学期,肖平都是上的单位的子弟小学。那个年代,厂矿企业几乎是无所不能,幼儿园、学院、医院、派出所。。。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有涉猎。对于摊子大、效益好的单位,只要你不挑,从生到死差不多都有单位自办的业务。
肖平的父母都在郑州一家最大的国营汽车客运单位上班,在当时算是很朝阳的行业,所以这些职工配套的部门一应俱全。以教育方面为例,单位有自己的幼儿园,有自己的小学,幼儿园的阿姨和学校的老师都是都是自己的职工。这种体系下的教育质量可想而知,不过也有自己的好处,就是只要是单位子弟,只要报名就可以上,不要钱。
原本小学一年级就教不了什么有用的知识,而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又都是同事相称,学校的教学氛围可想而知。一般来说,只要学校能把孩子们圈在一起不出去捣乱,不给正在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父母添麻烦就是头功一件。所以,这里的教学无论哪门课几乎都以释放孩子们好动的天性为基础,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训在“活泼”上发挥到极致。
在这样的氛围里,肖平在学习方面的天分简直就像遇到火星的汽油一样,压都压不住。而且,自从入校的那天起,他似乎就潜移默化的自动给自己分了类,站了队,和那些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坏孩子站的很远。
当他们在操场上奔跑追逐、摔跤打滚时,他用嫌弃的眼神冷眼旁观;当他们翻墙爬树、掏鸟蛋、捅马蜂窝时,他更是站的要多远有多远,如同在犯罪现场生怕溅到自己身上血一样。
而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女孩子也都和他有差不多的反应,所以,从一开始他似乎就更热衷和女孩子混在一起。
而一旦坐在了课堂上,情况就完全颠倒了过来:刚才在课间如脱缰野马一样疯跑的男孩子们一个个如同撒了气的气球,萎靡不振,而肖平却腰板挺得笔直、眼睛瞪的溜圆,全神贯注的听着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这倒不是因为他对知识有多么饥渴,而是他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天真的念头:既然来上学,就应该这么做,妈妈是这样要求的,老师不也是这样讲的吗?
那个时候如果用现在的高科技工具检测一下,当时的肖平一定周身都散发着洁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