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语还行,怎么了?”冯武龙还是没有明白郭信泽想干什么,别说冯武龙了,其他人也不明白,而在他们当中的理查德更是连什么是“yingwen”都不知道了。
“我看你在会上和朱主任吵架的时候嗓门挺大,一会儿我先喊一遍话,到时候你再用英语喊一遍,声音越大越好,明白了吗?”
“嗯。”虽然冯武龙对郭信泽的这个说法感到不满,但还是结过了这个任务。
“那你听好,我可开始了。”说完郭信泽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完呼吸后大声的用中文朝分岔口的两个洞窟吼道:
“对面的哥布林们,我们是赤月突击队!我们是纪律严明的部队,讲严格遵守日内瓦第三公约,即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我们宽待战俘只要你们缴械投降,我们便不会再进行任何攻击行为,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便会得到宽大处理。”
这一嗓子吓没吓到哥布林不知道,但是却把自己人吓得够呛,万一里面还藏了百十来个哥布林,在这种地形里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当然自己人还能听懂,像理查德则完全不知道郭信泽喊的是什么。
“队长,那群哥布林没有签日内瓦公约啊。”他身后的汪天成小声说道。
“闭嘴,你们把榴弹发射器准备好,到时候听我命令就好了。”郭信泽压低声音说。随后继续朝洞口喊到:
“你们只要放下武器,那就是非战斗人员,我们宽待俘虏,虽然你们不是日内瓦公约的缔约方,你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日内瓦公约。但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我们希望你们能够缴械投降,只要你们投降,我们会发给你们路费,让你们回家。”
“队长,这里就是他们家啊,我们已经打到对面的家门口了。”站在前面蒋星河实在忍不住吐槽说“
“少废话,继续看着山洞的方向”郭信泽咽了口吐沫后对冯武龙说:“来,你按照我刚才的话重新用英语喊一遍,喊完再用乌古斯语喊一遍。”
于是冯武龙只好老老实实的用英语和乌古斯语又喊了一遍。
听懂了乌古斯语版的劝降的理查德凑到郭信泽这边,忍不住心中的不解问道:“郭先生,您这是干什么?难道你要让哥布林们投降吗?”
“怎么可能。”郭信泽笑了一下:“这是我的一个计划罢了。”
郭信泽这么做除了有程序正义的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想把哥布林们吸引过来,与其潜入对方的主场,不如想办法把对方吸引到自己这里,同时人的声音也能给里面的幸存者一个信号,让她们知道有人来救她们,方便未来的营救。
就在这时,郭信泽突然听到位于左面的洞窟里有些动静。随后压低声音对队员们说:“等下汪天成你们三个听我命令,朝左面的洞窟发射榴弹,随后蒋星河就带头就压上去,冯武龙和钱群理提供火力援助,明白了吗?”
“嗯。”众人答复了一声后,郭信泽便下令:“开火!”
随着这一声令下,三枚40mm枪榴弹便射向了左边洞窟的深处,传来的爆炸声中参杂着哥布林的惨叫,随后蒋星河便举着装有照明设备的金属防爆盾冲了上去。
在二队深入左侧洞窟的时候,听到洞口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射击声,这意味着后面的一队与想要偷袭的哥布林们展开了战斗。
在灯光的照明下,他们又一次见到了哥布林们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惨状,从残骸上看大约有6-7只的样子。除此之外还有大五只的哥布林被破片杀伤,躺在地上哀嚎着。
“虽然平日无怨近日无仇,但是现在请你去死吧!”蒋星河说着用手中冲锋枪结束了它们的生命。
然而这时,一只不知藏在哪里躲过了一劫的哥布林突然从阴影中冲了出来,这只哥布林要更大,更强壮,在后面的冯武龙和钱群理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它便用手中的短剑刺向了一手持枪一手举盾的蒋星河的胸口。
————————————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袭击。”在几十年后的一次采访中,蒋星河说起了这件往事。
当时的记者是这样描述的:他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始终微笑着,仿佛是在讲述一件趣事,而非一场危机,他说:“如果没有身上的那件防弹衣,我肯定就会死在那里。我现在还记得,短剑刺到防弹挡板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当时那只哥布林脸上惊讶的表情,如果他会说话的话,我很想问问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