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久闻言,话都不想跟这个吹牛逼的张大炮说。
就前年大一的时候,胖子他妈妈跟同事吃饭的时候,偶然说到胖子,自家妈妈当然把儿子夸得世上少有,那个同事就想着把她朋友的女儿介绍给胖子,胖子他妈妈还真同意了。
不过胖子和人家姑娘见面之后,人家姑娘觉得胖子形象不太好,俩人吃了顿饭就没再联系了。
就这胖子每年过年的时候还都说一遍,丁久都觉得他是不是因为人家姑娘没看上他受刺激了。
胖子又拍了两下,丁久无奈道:“你去相亲吧,我不出来,我回家得先给我爷爷上坟去。”
胖子听言啧了一声,道:“你还真孝顺,每年过年过节都给你爷爷上坟烧纸钱,这都是封建迷信,马克思马大爷的辩证唯物主义论你都白学了。”
受了丁久一记白眼的胖子咂咂嘴,接着道:“那咱再找时间吧,我回来去找你。”
丁久嗯了一声没再言语。
很快车就到了镇子门口了,丁久和胖子一个要去镇子西边,一个住在镇子东边。
丁久在镇子里岔路下了车,让胖子坐着车回家,自己拉着行李箱往老宅子走。
镇子最西面是一些有些年头的院落,原来这是叫丁家村,丁姓是村子里的大姓。
后来镇子修建起来了,甚至还挨着村子,村子里的年轻人就都到镇子里生活了,丁家村留下的就剩下一些故土难离的老人。
到了一座略显斑驳的宅院门口,丁久停了下来,放下行李,拍了拍院子门口的大铁门。
大门敲响不久,就听见院子里面蹒跚的脚步声,接着一阵拉栓开门的声音过后,院门开出一条缝隙。
丁久笑着叫到:“奶奶,我回来了!”
见是丁久,院门便打开了来,一个略佝偻着背的老婆婆面容慈祥地笑道:
“是久儿啊,学校放假了啊,来,赶紧进来,外面凉。”
这便是丁久的奶奶,在小学刚刚毕业的时候,丁久缠绵病榻多年的爷爷就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只剩丁久奶奶一人独居在老家的院子里。
几位儿女提出把老人接到镇子里住,也方便照顾,不过劝说再三,丁久奶奶死活不愿意离开老宅子,说是楼房住不习惯,也没人说说话。
无奈之下几位儿女各拿了些钱,帮着把老宅子重新修葺了一下,接走老人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不过丁久到是每次放假过年过节的时候来看看奶奶,也是替工作忙的父亲来尽一份孝心。
听到奶奶发话了,丁久笑着应了一声,提着行李进了院门。
刚坐到炕上没多久,奶奶就忙前忙后的给丁久端过来各种过年备的干果、水果和糖。
丁久赶紧起来帮忙,忙活了好一阵两人才都坐下来歇着聊天。
两人聊得无非是丁久在学校的生活怎么样、考得怎么样、丁久父亲什么时候回家。
而丁久问的也就是奶奶这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的问题。
说着说着就到每次回家丁久都要做的事了,给爷爷上坟,奶奶道:
“天也晚了,今儿个就先不去了,晚上黑,山路怪不好走的,明儿个再去吧。”
从中午坐完高铁回来再到镇子上,现在已经有晚上六点多了,冬天天黑得早,外面也是黑漆漆一片了。
丁久看了看天色,道:“行,听您的。”
丁久每次回家除了看看奶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爷爷上坟,这也是因为他是家里孙辈唯一一个男丁的缘故。
丁久上面有四个表姐,他是家里最小的,也是丁久爷爷这一系唯一上族谱的孙子,他在族谱里的字辈是久,这也就是丁久名字中久字的起源。
而老规矩过年过节祭拜祖先的时候,一定需要上族谱的男丁才可以主持。
虽说现在这些老规矩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遵守,不过奶奶却很看重这个。
而丁久父亲还有大伯二伯都忙于工作,大部分时间也回不了老宅,丁久不愿意违了奶奶的意愿,所以便自觉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其实丁久还是比较能接受的,虽然他不怎么信一些神鬼怪一类的东西,但是他每次给爷爷上坟的时候心里莫名的就有一种安定感。
爷爷的坟在这,老宅子在这,自己的根就在这,这起码能解决人生三大哲学中的两个问题,丁久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从哪来。
乡下人一般睡得都早,丁久和奶奶又说了会话,大概不到八点的时候,看奶奶有点犯困,丁久就帮着奶奶卷开被褥,让奶奶躺着休息了。
丁久觉得时间太早,玩了会手机,直到半夜十二点多才合眼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