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就是孙教授的独生儿子,他的本科就是在西农就读的,在德克萨斯A&M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就留校了。西农不仅是孙鹏的母校,更是他成长的家园。他这次归来可谓是公私兼顾,毕竟父母大人已是6年未见了。
大礼堂里要举办一个以“农业生态与资源利用”为主题的讲座,姚晓雨还是听刘扬说的,这家伙不愧是校学生会副主席、院学生会主席,学校组织个大小活动他全部一清二楚。刘扬知道姚晓雨现在就在为大四时期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这次讲座的主题和她要考的专业很相近,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姚晓雨,并给她安排了一个绝佳的好位置。
作为西农当年屈指可数的高材生之一,孙鹏在母校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再加上校方的大力宣传,当天的大礼堂竟然人满为患,过道上都是站着或坐着的学生。四个小时的讲座,孙鹏分两次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学弟学妹们互动。递上来的小纸条中,孙鹏发现有一个人的字体写得相当漂亮,虽然绝大多数小纸条都是学生们临时所想、飞速写就的,但这个提问者在仓促之间不但字迹依然娟秀,而且问题提得既有精度又有深度,很相当的专业水准,明显能看出在此方面下过不少功夫,这让他又惊又喜。
孙鹏这次回国进行学术交流,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为自己的研究项目挖掘些人才。他的讲座主题就是研究项目的主题。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在促进了农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等都已成为制约世界多数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种类,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一举措都会带来无穷的福祉,泽被万代。
德克萨斯A&M大学充满多样性与国际性,它差不多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研究项目,而它的研究项目又差不多影响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发展。可以说,能取得参与研究项目的资格,就相当于拿到了攻读德克萨斯A&M大学研究生学位的邀请函,这可是多少西农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呀。
孙鹏特意叮嘱了一下旁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查出写这个纸条的学生,他希望讲座结束后能尽快安排与其见个面。
姚晓雨对孙鹏是有印象的,在聆听讲座的前几天,她在国良哥和俊萍姐的婚礼上就见过他。当时这位年轻的博士西装革履,同他父母在一起,标准的普通话中时不时夹杂着一两个英文单词,在一个虽然也是衣着光鲜却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阶层里自然显得有些突出。不过我们的孙博士吃起羊肉泡来还是不失河东汉子的豪爽,外罩一脱搭在椅子靠背上,领带松开,拿过一碟油泼红辣子把一半就倒进了碗里,“呼哧呼哧”连吃带喝三下五除二一钵碗就见了底,擦擦额前的汗,抹去嘴上的油,连连点头呼“过瘾!”。孙教授夫妻则含笑看着儿子,筷子都还没动一下。不管再是世界名校的博士,在老夫妻的眼中,他就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久别归来的游子。
姚晓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有机会和孙鹏交谈。对于这位在西农享有盛名的学长,虽然还算是个老乡,但人家毕竟是个留洋的博士,她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过“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一谈论起学术问题,两人立马没有了隔阂,倾听、探讨、争论,一个下午的时间不觉间就过去了。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姚晓雨完全没有了一开始的羞怯,她把自己这一段时间在考研准备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都一一抛了出来,对孙鹏的一些说法觉得有异议的也毫不犹豫地指了出来,甚至把自己大二寒暑假时期在家乡运城实地做的调查情况也罗列了出来。运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也可以说是世界农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当今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背景及解决措施也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这种尖锐而又热烈的气氛让孙鹏很是欣慰。要知道自己担纲的这个研究项目,不光是校方重视,连美国农业部也异常关注,必须要有充满地气具有绝对说服力的数据和切实可行便于推广的前景。中美两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大,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主要农作物也基本相同,虽然在种植规模和机械化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还是具有好些共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