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彼此远去的身影,离别的愁绪还是有的,尤其是二娘子这些从未离开过老武同志身边的,个个都眼眶红红的,武氏兄弟倒是好很多,毕竟这两兄弟在很小的时候就过着这样与父亲分隔两地的生活。
车队与老武同志离开后,速度明显提升了很多,大概走了半个月时间,已经快接近长安了。这几年大唐帝国在太宗皇帝的治理之下,很明显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慢慢提升,前朝那般千里无人烟的荒凉景象早就没有了踪影,现在天下初定,正是人民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虽然这几年天灾不算少,有蝗灾、干旱、水灾等各种灾害,但是在武硕的建议和提醒之下,利州至少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从利州出来后,一家老小背朝天,脸朝土的现象不少见,上了年纪的也要找个田间陇头坐着,每天看着子子孙孙们在田地里劳作的样子。虽然辛苦,但他们脸上带着的笑容却不少。
春天把希望的种子种下去,自己辛勤地耕耘之后,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暴政暴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平淡地过。待到夏日褪去那炎热的外表,迎来秋日的凉爽。望着田地里金苍苍的麦穗,心里沉甸甸的感觉,这是幸福的感觉。自家老翁又坐在陇头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咧开,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这就是中国农民最开心和向往的生活了,虽然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情趣还是有的。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般的淳朴,只要给他们一块土地,一点种子,一段时间,他们就能在这里繁衍生息,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子。
小农经济虽然无法像工业经济那般在短时间之内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是这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怡然自得又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种农民的智慧,质朴纯真但却也是最让人心悦诚服的。竭泽而渔的事情,我们从来都不会干,我们总会为后世子孙考虑得多一些,希望我们血脉可以延续得长一些,这便是中华民族的特性。
一路走来,武硕看了很多,想了不少,这么淳朴可爱的百姓,只要你给他们一点点生存的希望,他们又怎么会想着造反呢。农民们只要不是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是绝对不会想着举起自己的锄头挥向人的,他们的锄头更愿意用来侍弄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不得不卷入到战争之中呢?我们希望安安静静地侍弄土地,与世无争。但是周围的那些豺狼虎豹们总是觊觎着我们的辛勤所得。他们只看到了中原的繁华,却看不到这繁华是辛勤的结果。
为了维护自己的辛勤成果,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孩子,淳朴善良的人民不得不武装起自己来。即使一对一打不过,没关系,我们懂得协作与团结。所以,多少次的外族入侵都没有让我们灭亡。匈奴经常侵扰我们,那我们便北击匈奴,将他们赶到了大漠。五胡乱华,汉人一度丧失了希望,我们出现了杀胡令,血的教训唯有用血来洗涮。突厥强大了,又再次觊觎着我们的繁华世界,太宗皇帝忍辱负重三年,终于再用雷霆手段,擒得颉利可汗,突厥西逃。
这些战争都不是我们愿意去打的,但我们不得不打,只有示威于国门之外,周围的宵小才不敢轻起觊觎之心。
但是,当我们趋于和平之后,却总会祸起萧墙,我们其实很强大,却总是把精力耗在了内斗上。有时候,我们对自己人的凶狠反而比对外人还要更加无可复加,这是最令武硕心寒,也是最令老百姓深恶痛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