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黎想的最简单,也没什么顾虑。
直接举手表态,“当然可以啊,那样咱们不就又多一项收入啦!”
“可以是真的可以,但咱家没有人会做豆腐的呀?”
盛钦有些发愁,多一项收入谁不愿意。
可是,那也得要做得出来豆腐啊。
据他了解,他们老盛家,真的没有半个会做豆腐的人。
“真的要做的话,其实没问题。做豆腐的人也有,你忘了咱村里,有一户人家,其实很擅长做豆腐的么?真有这个需要,到时咱可以上门去请教请教。”
周海很认真的考虑了,这件事的可行性后。
才发表了他的想法,并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
“可是,做豆腐算是一个老手艺,人家会愿意把吃饭的手艺交给咱?”
周海说的那户人家,盛钦是知道的。
姓王。
在他们这个家里兄弟姊妹众多的年代。
在隆周村,都是少有的独生子家庭。
王家会做豆腐的,是个妇人,好像姓张来着。
是前几年,才嫁给王家独子,王业的新媳妇。
那妇人娘家,以前是开豆腐作坊的,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豆腐作坊倒闭了,她父亲之后不久也过世了。
而她也是家里的独女,因而继承了做豆腐的手艺。
认真的算下来,那人应该和周海家还带点亲戚关系。
“你说的,是你家那个那个...”
一时半会儿的,盛钦想不起来那户人家和周海的具体关系。
周海呵呵一笑,“是我老姑侄儿家的,会做豆腐那人,应该算是我表嫂吧?于他们家,也不算什么吃饭的手艺,表嫂自从嫁过来后,就没有在做豆腐出摊卖,只是偶尔想起来做些豆腐出来,这家送一块儿那家送一块儿的,给人解解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倒是可以上门去请教请教。”
既然,平时都能把做出来的豆腐,东家送一块西家送一块。
想来,这人应该也是心胸不错,应该是很好相处的人。
而且,如今人家也不以做豆腐的手艺谋生。
他们上门请教手艺,应该也不会引起人家的反感,
说不定还,真的能有想不到的收获呢?
也许,她突发奇想的那个打算,也能因此变现。
盛九月暗自沉思。
其实,做豆腐的方子,她可以在空间系统买到。
但是只有一个方子,并不能她让安心。
也并不觉得,仅仅有一个豆腐方子,就做的出来合格的豆腐。
做豆腐不比发豆芽,有水就能做出来。
再来。
豆芽发得出来的另一个根本还在于,前世,她自己曾动手试过且成功过。
不像做豆腐,是真的碰都没碰过。
之所以说,做豆腐是人家的一门手艺。
最关键的,就是过程中点豆腐的那个瞬间。
豆腐点的好不好,决定了最后豆腐成形与否,以及口感好不好。
在这里,还有一句话说。
豆腐做的好不好,还得看做豆腐的那个人,手里出不出豆腐。
意思就是,同样的豆量。
手里出豆腐的人,那么他做的豆腐会是足量,更甚超量的。
手里出不来豆腐的人,那么他做的豆腐,就可能连勉强及格的量都达不到。
多少豆子。
能最大程度,的出多少豆腐,是肉眼看得到标准的。
所以,她就是拿到了豆腐方子。
没有实实在在的上手经验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