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后周的美好生活 > 第二十九章 杀一儆百

第二十九章 杀一儆百

要说练兵,整个《武经总要》捆起来,可能都没有戚大爷一本《纪效新书》、一本《练兵实纪》对新手将领来说好用。

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等更是和练兵几乎讲不上多少干系。毕竟人家那个时候打仗大都是实操派,养得出赵奢也养得出赵拓。哪怕是《尉缭子兵法》也大多牵扯国家大事上,说是兵法,却有大堆的伐交伐谋内容。

所以戚大爷牛逼啊!

能把那么零零碎碎的事情全都事无巨细的写出来,已经足以流芳千古了。

......

如果辛操现在的心情会更好的话,他一定会这么说的。

因为当辛操来到这里的时候,树林下面一群光着膀子的闲汉样的兵马让辛操非常的生气。

即便是号称爱兵如子的吴起过来,那恐怕也要借几个人头来清洗一下人心了。

而在杀兵如喝水一样的这个年代,这五百人,一阵刀子砍下去能留下一半都是个疑问。

辛操扭过头看向了连英。

连英扭过头看向了萧飒。

萧飒很自觉地的带着两个伴当.......走了。

“更衣!着甲!”

辛操心情极端恶劣的在林中的灌木下脱掉了外衣,连英叫走了公主派来的那个小姑娘,亲自拿着黑色的粗布衣服给辛操穿上。

绑上衬子,勒紧腰绳。

在胳膊和腿上都裹上粗布,再捆扎上绳子,然后连英把一副涂了黑漆的扎甲提了起来,披挂在了辛操的身上,然后蹲下腰,连接绳子和扣带。在宋代,上身胸甲和下身裙甲已经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直接连起来,裹上捍腰,皮带扣兽吞便可。

扎甲的编制方法很多,但总归是不出硬扎,软扎。硬扎便是连成一块儿,好似铁板,多用于前胸,而软扎则多用于裙甲和头盔的下缀,比较省重量。

然后是批膊,在肩膀上蒙上批膊,再捆好绳子,戴上笠盔,便是穿好盔甲了。

当然,辛操只是练兵,没必要在给自己家麻烦,所以笠盔上的甲叶倒翻向上,没有翻下来护脸,既没有戴鬼面,也没有给胳膊和小腿加护具,脚上应该有的覆铁靴也没有穿戴。

但即便如此,也有数十斤的负担加诸于身。尤其是扎甲、鳞甲等盔甲的普遍毛病,重量聚集在肩膀一处。而宋甲上下一体的款式更是让本应由腰部分担裙甲的负重一起留给了肩膀。

“走!大士吩咐过,谁敢造次!斩立决!”连英黑着脸一挥手,然而五六个挎着刀,带着刑具的亲军走马一身黑色短打,忽然就出现了林中校场旁边。

看到这些杀神出来,这些刚刚还叽叽喳喳的军汉马上就不敢叫唤了。一个个老老实实的站起来,零零散散的排了个队。连英挎着刀,和辛操一起走入了场。

数十斤的盔甲甲叶互相碰撞,飒飒作响的声音随着辛操的入场传入在场军汉的耳朵中。

辛操站在石头上,往下看着散乱的人,压着怒火的咆哮道:“副指挥使!都虞候!诸都头、队头何在?诸十将何在?诸傔旗何在?诸鼓吹何在?诸铁匠何在?诸伙夫何在?诸马何在?诸医兽何在?”

顿了顿,辛操嫌恶的说:“诸甲何在?诸刃何在?便这么光着膀子,让党项人当野兔野犬射吗?”

这便是辛操最无奈的地方了。

在升龙军里面,虽然简陋,但依然有一部三人的鼓吹敲打,两个旗手,一个医兽,数匹骡马。那些厢军也好管。

而眼前这些地方,完全就是古代大型广场舞集会中心嘛!

队头呢?

旗帜呢?

兵马连盔甲都不穿!更有甚者手里连把朴刀都没有!

那可是居家常用,砍柴切菜的万能朴刀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