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牛魔王 > 第七十三章 拜师的真相

第七十三章 拜师的真相

雒阳自古号称居天下之中,其地理北倚邙山,西负黄河,南临雒水,而且又是秦汉驰道交通系统的东部中心,水陆交通至为便利。

这个地理位置,对控制全国和发展雒阳城市经济,都是极为有利的,故而成为建立都城的上佳之选。

雒阳城本是周朝之下都,秦国占领此地后,又对旧城加以扩建。

后来,雒阳城又成为了秦国宰相吕不韦的封地。吕不韦在此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群。

前汉开国之初,汉高祖刘邦曾拟建都于此,后因采纳娄敬的建议,改都关中。

终前汉之世,雒阳城都是关东的商业都会,王莽曾经将其列为全国“五都”之一。

为了迎合关东儒家学子,王莽甚至准备迁都到雒阳城。

可惜,王莽很快败亡,迁都计划也不了了之。

光武帝刘秀建国后,因为他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关东豪强,故而定都于雒阳城。雒阳城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扩建。

吕不韦修建的宫城,成为皇帝处理政事之所,被称为南宫。在南宫的西北方,新修建了皇室起居生活的宫殿群,被称为北宫。

南北二宫呈吕字型分布于雒阳城内,中间通过架空的复道相连。

北宫南边,与复道相连的,正是北宫最高大巍峨的朱雀门。

牛平三人在偃师县望见的,就是那朱雀门的阙楼。

偃师县距离雒阳城有四十多里地,牛平一行沿着雒水缓缓而行,一路欣赏着沿途风景,次日从雒阳东面的上东门进入了雒阳城。

公孙瓒和刘备此时不在雒阳城里,而是在偃师县南边的缑氏县。

卢植在缑氏山讲学,公孙瓒和刘备必然是在那里。牛平不用打听,也知晓他二人的下落。

之所以先进入雒阳城,而不是直接去缑氏山,牛平心中自有考量。

卢植是幽州涿郡士人,这是公孙瓒和刘备能够轻易拜入卢植门下的原因。

说白了,还是一个地方士族抱团,彼此成就的行为。

在大汉朝,年轻的士人要想仕途通畅,除了自己的家族背景,有一个名师也很重要。

一方面,名师都是天下士人中有声望和人脉的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知名度。

另一方面,名师身边的学生众多,其中说不定就会有将来的大佬。年轻士人们提前接下同窗之情,将来也可以彼此相互扶持,在官场上共同进步嘛!

这是对学生有利的一面,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有利无害。

毕竟,自己的学生众多,将来做官施政时,获得的支持也就更多。

每一个士族学子,背后都是一个士人家族的力量。

门生故吏,本就是一种政治资源啊!

为什么汝南袁氏在政坛上的影响力这么大,还不就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多么?

袁氏子弟到地方上做官,走到哪里都有当地世家豪族的支持,何愁不出政绩?

作为幽州士族的代表,卢植当然没有汝南袁氏那么大的影响力,故而,他的学生以河北幽、冀二州的士子为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