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用神教的办法攻下零陵,,
可是这样,一来是百姓信不信的问题,二来是害怕自己变成千古罪人,
有些东西就像放出笼子的恶虎,也许你再也抓不回来了,
就算是抓回来也会是付出巨大代价,
他可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更不想破坏民族的气节。
就在金旋越想越远的时候,潘濬的打断了金旋的沉思:
“黔中之事既然被州牧知晓,此事便有些麻烦,郡守打算如何处理?”
金旋笑了一下道:
“这事容易。”
“容易!”潘濬和廖立相互看了一眼,
而金旋见他们面露难色,便问道:
“此事难道有何法?”
潘濬叹息一声道:
“虽然那些神异的传言,难以让人相信,
但郡守取得黔城,并带黔城五溪人击退南蛮之事,
已被零陵太守上报州牧,
若州牧知晓此事,定会接取黔中,而且此次定会派更多甲士前往,
如此,不论郡守如何,黔中必是留不得?”
一旁的金疾听到此话,又是叫喊道:
“州牧怎么这样!上次不是死过一个郡守和两千甲士,怎不长记,
让叔父统领黔城又如何?”
潘濬摇了摇头道:
“都尉,荆南可是经历过三郡共举之乱,若郡守势大,州牧如何能够安心,所以……”
“原来是害怕叔父!”金疾挠这头道。
“也不能这么!”潘濬摇头道:
“那……”
就在这时,金旋打断了二饶谈话:
“若是黔中再次叛乱又如何?”
听到此话,潘濬愣了一下,沉思了片刻道:
“虽不知郡守如何夺取黔城,又如何收服黔城蛮族,
但若真要发生叛乱,定可使郡州牧放弃黔城,
可这叛乱若是为假,恐会惹怒州牧,”
“承明不必担忧,这叛乱必定为真,便是州牧遣人,亦探查不出一二。”
潘濬见金旋神笃定,便点头道:
“若是如此,则此事可成。”
金旋又与众人商议了一阵,
待众人离开后,这才将那几个蛮族来的勇士召来,
给他们交待一些事后,将红石火把交给他们,让他们速速赶往黔城。
……
几后,
刘表的州牧府上,
一处华丽的大厅中,
刘表跪坐在一处屏风前,虽然这时的刘表已是年迈,但面色依旧红润,
只是此时正翻看的竹简,让他红润的面庞转黑。
正在此处做客的刘备,看到刘表的神变化,拱手道:
“兄长可是有了难处,弟可否帮得上忙?”
刘表听到刘备的话,神色立刻恢复了常态,
他将手中的竹简一卷,笑着脸道:
“一些事,怎敢劳驾玄德公。”
刘备听到此话,不知为何,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贤弟,因何叹息?”
刘备这时站起来道:
“兄长,看我这大腿啊!”
刘表听到此话,更加疑惑,这是怎么了?
正在刘表疑惑之际,刘备的眼眶突然湿润起来,眼泪缓缓的流了下来。
刘表见此,大惊道:
“贤弟何故如此?何故如此呀!”
这时刘备擦了擦泪水,苦笑一声道:
“让兄长见笑了!只是看到弟这大腿上的赘,
想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子不离马鞍,大腿上肥消散,精壮结实;
可被曹贼迫至此,许久没有骑马作战,闲居安逸,髀复生。
一想起时光如水,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
而我功名大业尚未建成,而曹贼依旧强盛,
因而此悲从中来。”
刘表见刘备这样,也不知该如何劝,
这是他突然想到了刚才的竹简,
上面所写的,正是金旋上报的黔中之事,
虽然他早已知晓黔中之事,但一直没有遣使前往黔中,
他在等着金旋亲自上报黔中之事,
如今金旋的竹简是来了,但上面的内容,让他很是怀疑。
黔中竟然发生叛乱,黔中再次失守,
若是让他人所言,刘表自然相信,
但要是金旋的话,他有些怀疑,
而且现在他对金旋甚至有了些顾虑,
“这金旋竟然二次夺取黔城,可见其统兵之才,
而他掌握一郡之地,若是……”
刘表不由的想起三郡之乱,
更重要的是,金旋竟然可驱使蛮族,这更令的他警惕,
所以便需要派遣信得过的人去调查此事,
而这时刘备在他面前哭泣无事可做,那他便给刘备找些事做,
想到这里他便对刘备道:
“贤弟,这里恰好有一事,需一可信之人去做,不知贤弟愿往否?”
刘备听到此话,愣了一下,将正准备出口的话咽了回去,然后问道:
“兄长请讲!”
刘表便将黔中之事讲给了刘备,
可刘备听过后,脸色却是有些微微的变化,但见刘表还看着自己,立刻恢复了常态,
然后摇头道:
“兄长,如今大事乃在曹贼上,何须关注一偏远郡。”
听到曹,刘表立刻放下了金旋的事,急忙向刘备询问道:
“可是那曹阿瞒,又要征讨他处!”
刘备点点头道:
“曹贼起大军北征乌桓,如此曹贼后方空虚矣,若兄长出兵许都,必有所得。”
刘表见刘备又怂恿自己攻打曹,不由的皱了一下眉头。
至于为什么又,那是因为当初关羽离曹归刘,使得刘备不得以离开袁绍投奔自己,
当初刘备便怂恿他趁着袁绍和曹对峙之时,偷袭许都迎回汉帝,
但当时他犹豫了,而且要迎回汉帝……
他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的。
毕竟那时的他已经在做出了许多逾制的事。
而且他还有许多顾虑,
所以犹豫了一下便拒绝了,
可是他后来看到曹吞并袁绍,迅速壮大他又有些后悔了,
所以当他再次听到刘备劝自己偷袭曹,
刘表想都没有都想,直接拒绝了。
而刘备见被拒绝也没有过多劝,只是心中感叹一句:
“让元直猜到了。”
一时间,二人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刘表再次问道:
“武陵黔中一行,贤弟可愿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