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简估计这东西应该还在赵国和楚国。原因很简单,秦始皇还是秦王,也没有亲政,包括太阿剑也还都在楚国手里。
至于昆山玉,这个就不好说了,传说太少。但有一点,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了,秦始皇身上的无数珍宝都不是产自秦国,全都是抢的。
这个话题过去,宴席开始了,李斯、韩非、项燕等都回到了座位上。
华夏古代是真的讲究,吃饭都是每人一个餐几,酒菜也是一人一份。
若是其他的宴席,可能会有别的项目玩耍,但这是葬礼吊唁,扒拉完离开就是了。
离开后,范简和墨芷回赵国,打探和氏璧的下落,这东西要看看,否则就白穿越了。
墨芷是钜子令,手下能人不少,或者是买通赵王宫中内官,或者是派窃贼进入,最终将和氏璧给盗了出来。
玉壁依旧是原始模样,单单是磨去了皮子,刻上了和氏两个字,并未加工。
璞玉和玉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玉璞就是原石,璞玉是磨去皮子后的原玉料。
说和氏璧是似圆月玉盘的全是猜测,范简手中的玉壁就是一块没有形状的玉料,而且很大,厚二寸多,方尺余。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成了传国玺,所用玉料不过三分之一。
和氏璧硬度很高,但石头就是石头,范简还是找人给切开了,把凸出的边角割下来,雕刻成两块玉佩,剩下的让墨芷又给送了回去,让嬴政继续雕刻玉玺。
“这玉佩有什么用?”墨芷问。
在她眼里,范简是一个比秦墨还要务实的人,是一个没有任何浪漫情怀的家伙。什么金银珠宝,都不被他看到眼里。甚至这家伙也没有感情,任何时候都不会激动,也没有闯进他心里的人。此时,范简对和氏璧产生了兴趣,这玉石定然是实用的宝物了。
“这是天星陨石,落到了荆山上,被卞和捡到了。”
“你怎么看出来的?”墨芷问。
“不是看,是摸出来的。这玉温凉一直在变化中,随时而变。”
不仅是温度在不断变化,而且石头的质地也不想地球上的硅酸盐,虽然范简不是学地质、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还是有的。这和氏璧的硬度达到了翡翠的级别,但外表却是白玉,从不同的角度看,在阳光、烛光下,还会产生光线的折射,将白光分散成彩光。因玉质非琉璃,透明度不高,漫射后使得光泽很是柔和,有点半夜明珠的感觉。
“我看看。”
墨芷仔细端详手中的玉佩,脸上出现了疑惑,“没感觉啊!”
范简说道:“摒除杂念,静下心来感受变化。”
别看墨芷武功高,自吹为超一流的高手,她的感觉或许比普通人敏锐一点,却没有达到超人的程度。范简就不一样了,他得了佛指上遗留的念力,五感六识都快进化到神通的地步了。
墨芷静坐下来,封闭耳目用心感受玉佩的温度变化。等她的心神全部集中到玉佩上时,终于动容了,和氏璧一会儿烫手如火山石,一会儿又寒凉如冰块,有时又温润如爱人的身体,有时又如普通的石头。
“这,这是有灵性的石头,温凉变化直达神魂,不是手能感觉出来的。”墨芷道。
“灵性?或许吧!”
范简也不抬杠,解释起来会非常的麻烦。这是直达心灵的变化,和其内部的分子结构有关系,人的心神心念在一定的层面讲也是物质,或者说是微观粒子****动也好,反正都是一种存在。
心神心念进入玉石,其内部特殊的结构能分散折射光线,心神自然也会被吸收折射散射,因此才会让人产生了温度变化的感觉。
这可不是范简的瞎猜,敏锐的五感六识,让他将玉石内部的分子结构看的很清楚,就像是一台超级科技的物质分析仪器,将玉佩看的通透。
“这个有什么用?”墨芷问。
“至少能帮助人练功。”范简道。
“练什么功?”
“禅定。”
“不懂,禅定是什么?”墨芷从没听过还有这样的武功。
在先秦时代,虽然有术士、方士、羽士,习黄老术的人,可所有的派别都没有打坐禅定一说,都是在练外功。
道家打坐那也是在佛教传入华夏之后,跟着人家学的。
禅定,修的是心,修的是神思。武,练的是体。
炼体好说,可以身强力壮,使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静下来乱想就危险了,容易练成神经病,精神错乱。
我是谁?
从哪来?
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些个问题,只有宗教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华夏还没有产生宗教的时候是不能想的,因为没有人能给你答案。
这也是后来佛教进入华夏后,立刻就对华夏人造成了巨大冲击的原因。不论是在文化上,还是信仰上,都彻底的颠覆了人们的观念。
反观天竺,人家的吠陀教起源早,婆罗门对人们的精神控制根深蒂固,其他的宗教就很难被接受了。
即便是在百多年前发生巨大的沙门思潮,全部都在反婆罗门,可最终留在天竺的还是人家的婆罗门,佛教即便是得到了阿育王的大力推广,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也是在他国开花他国香。在佛教发源地的天竺则是基本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华夏就不一样了,佛教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即便是后来形成的道教,也是在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就连三清天尊都是根据佛教的三世佛制造出来的。
在先秦,人们的信仰中只有天帝,只有盘古女娲三皇五帝。这些都是有原型的人物神话而来,臆造的神是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