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张三丰不告诉他,张果果也知道朱棣想要迁都的事情,如果朱棣不迁都,几百年后的北京哪里还有那座紫禁城啊。
当然,张果果不能开口说,我开挂了,你的事我都知道,我不仅知道你要迁都,还知道你再过八年左右就挂了,如果真的这么说,那么张果果有几颗脑袋也不够砍得啊。
想了好久的张果果开口说道,“这些都是陛下告诉小道,然后小道自己猜的。”
“哦,那你倒是和朕说说,你怎么猜的。”朱棣一边笑呵呵地看着张果果,一边接过大太监手中递过来的茶,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在了椅子上。
张果果用手指了指那封漕运的奏折,开口说道,“几年前,陛下下令让人修整运河,重新联通南北方的漕运通道,如今从这奏折上面的回报的情况来看,运河必然已经畅通无阻。”
“运河确实是朕几年前就让人修整的,但是你为什么觉得朕修运河是为了迁都呢?”朱棣开口问道。
依靠脑海中的记忆,张果果继续说到,“北方由于气候原因,粮食的产量一直不能像南方一样充足,那么怎么能解决北方粮荒的问题呢。那就只能南粮北运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陛下几年前就有了迁都的想法,而这运河想必也是为了能够将南方的粮食顺利地运到北方去,毕竟如果利用马车运粮不仅费时还费力,而利用海运的话,则会很不安全,一旦船只在海上遇到点突发情况,一船的粮食能剩下一半就算不错了。”
“恩,不错,还有吗。”朱棣喝着茶水,但眼睛却闪出一丝亮光。
“另一个则是陛下给小道的另一份奏折了。”张果果说完,又举起了另一份北方被骚扰的奏折,“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刺,无不虎视眈眈的一直盯着我大明的土地,虽然他们可能暂时被打服打怕了,但是每年冬天,由于食物短缺,他们必定还会骚扰我大明边境的百姓,所以……”
“你说的不错。”朱棣对张果果很满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金陵是一个好地方,可惜的是它太好了,好到让人失去了血性。”朱棣打断了张果果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继续开口说道,“你师父说,你可以帮朕。”
“我怎么帮……”
“要知道迁都兹事重大,你我也都明白这事不是说说就行的,所以朕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也只是个正当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有容易让人信服。”
“陛下,我还是个孩子啊,你怎么能……”
“孩子,那就更应该多锻炼锻炼,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快回去吧,我这还要帮你擦屁股呢。”朱棣说完,指了指那几封弹劾张果果的奏折后,便挥手让张果果离开了。
“这都是读书人啊,这小子也真敢说。”朱棣见张果果离开之后,望着那几封奏折,有些头疼。
身后的大太监小声说道,“陛下,要不我和他说说,收敛一点……”
“收敛,为什么要收敛,他越跳脱,说的做的越多,那些读书人才会不来烦朕,朕也正好能利用这个机会收拾一下局面,这皇位是皇家的,可不是天下读书人的啊。”朱棣说罢便将奏折扔了一边,不再看一眼。
另一边,那个被朱瞻基抓走的小太监,被带回了宫中之后不久,便立刻被人偷摸的带走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导致后来朱瞻基准备收拾他的时候,竟然整个皇宫都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