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很好。”
朱棣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让杨士奇还有蹇义来见朕。”
很快,杨士奇与蹇义便跪在了朱棣面前,“陛下圣安。”
“起来吧。”
“谢陛下。”
朱棣看着杨士奇与蹇义,开口便将刚刚朱高熙想要留守金陵的事情告诉了二人,蹇义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对于汉王的报复心有余悸,当朱棣问起对汉王怎么看的时候,蹇义立刻有些犹豫,最后支支吾吾没有说什么。
朱棣有些失望的看了看蹇义,随后又看向杨士奇,“士奇,你怎么看。”
杨士奇看了看蹇义,随后才开口说道,“陛下,臣与蹇义都是侍奉东宫的,其他外人也不敢和我两人谈论关于汉王的事情。但是……”
“但说无妨。”
“陛下两次派遣汉王去封地就藩,但都被汉王以各种理由推卸,不肯赴任。如今知道陛下想要迁都,又马上就请留守金陵。臣斗胆请陛下仔细考察汉王的本意。”
杨士奇说完,便回神推到了蹇义的一旁。
朱棣闭着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最终叹了口气,对两人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记住,今日的事情,不要和任何人说。”
“臣告退。”
杨士奇与蹇义说完,便退出了书房。
蹇义刚刚出门,便立刻追上杨士奇,小声的问道,“杨大人,你今天的这番话,如果被汉王知道了,说不得又要进诏狱了。”
杨士奇笑着摇摇头,看着蹇义,“放心吧,这一次,陛下是想做出决定的,只不过缺少个由头罢了。”
“大人说的是……”
“蹇大人,你作为吏部尚书,难道最近一系列的官员调动,还没让你看清形势吗。”
蹇义想了一会儿,立刻对杨士奇拱了拱手,“谢谢杨大学士。”
“咱们都是东宫的人,都是应该的啊。”杨士奇并没有接受蹇义的道谢,留下一句话,便转身回去内阁了。
朱棣这边仍然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身后的大太监也闭目养神,没有打扰朱棣。
“哎。”终于,朱棣睁开了眼睛,叹了一口气,“等这段事情忙完了,再说吧,希望这段时间能老实点。”
朱棣内心其实对于朱高熙还是有着几分希望的,并不想将事情做绝。
“陛下,听说最近纪指挥使与汉王走的比较近,说不定……”
“恩,朕知道了。”朱棣看着一封封奏折,要知道,群臣们对于纪纲的弹劾可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的,而如今一封奏折突然出现在了朱棣面前,而奏折的内容是一个故事,好巧不巧,主人公有两个人,一个叫周新,另一个叫纪纲。
“周新,周新……”将奏折内容看了几遍之后,朱棣放下了奏折,“也是时候收刀了。”
大太监知道,朱棣终于要对纪纲动手了。
在书房发生的一切,张果果并不知晓,现在的他,正带着招聘来的三十个童男,呆在小王庄后面山上的一个小房子内,准备开始自己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