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出租房里的双人床上,徐婉和安安都倚靠在床板上,手里捧着一本书。
徐婉手里拿的是考会计资格证的复习资料书,安安手里拿的是一本外国名著《一个人的朝圣》。
脑海中的周良大概瞥了几眼安安手里的书,就昏昏欲睡,他很奇怪,一个老头为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就不辞辛苦地跨越万里去见另一个人,这是图什么?
更让他奇怪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作者竟然写了厚厚一本书的篇幅。
最最让他奇怪的是,这样一本书这么受欢迎,安安看得津津有味。
周良在安安脑海中苏醒那时,他就注意到安安在空闲的时候都会捧着各种课外书看,一开始他觉得这是件好事,但是现在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导致安安排斥理科,想要学习文科的罪恶源泉。
他想了想,说道:“安安,火箭班现在的课程那么紧,我觉得你应该把看课外书的时间放在复习书本知识上。”
安安随意说道:“作业我都做完了啊,而且不是有你在吗?”
周良说道:“你不能一直被动地学习,不能一直依靠我。”
安安说道:“如果不依靠你,那些题目我根本不会,我也跟不上火箭班的学习进程,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资格进入这个火箭班。”
“我现在帮你争取到这个机会,你就要好好把握呀。”
“我想好了,数学交给你,语文英语我自己来。”
“你看的这些课外书有什么用啊?”
“用处可大了,平时我孤独的时候,就是书本陪着我。”
周良忍不住说道:“你一个11岁的小屁孩,懂什么是孤独啊。”
安安一本正经说道:“孤独就是爸爸离开了我和妈妈,孤独就是妈妈上班留下我一人在家,孤独是奥雷良诺在下雨的马贡多被绑在香蕉树上数着蚂蚁度日和一百二十五岁的乌苏拉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离开她,到最后连孙子和曾孙子都分不清。”
前面说的还让周良一阵心疼,到后边就一头雾水了,他问道:“马贡多?乌苏拉?什么东西?从《一个人的朝圣》看来的?”
“不是,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周良哑然,眼前他面对的还是11岁的小女孩吗?
马尔克斯当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专门去拜读了一下百年孤独,到第二章的时候就败退。
而他这个11岁的女儿对书中的内容如数家珍,让他忍不住觉得,安安难道在文学方面有天赋?
不应该啊?我和她妈妈都是学的理科,怎么还生下来一个小文豪。
周良摇摇头,甩掉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在心底告诉自己,如果想要发挥他的作用,安安就需要走理科这条路,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将安安扶持到他曾想到却没达到的高度。
此时安安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我初中就一直呆在火箭班好了,等火箭班毕业了,我要以文科生的身份考大学,考京城大学的汉语言文学。
第二天上学,安安路过学校公告栏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通知栏有几条竞赛通知更新了。
她走近了看,在众多竞赛通知中,看到了‘新概念’杯中学生征文。
脑海中的周良则注意的是各种数学竞赛和中学生计算机竞赛。
他赶忙跟安安说道:“NOIP最近可以报名了啊,安安,赶紧报这个,这是知名的中学生计算机竞赛,规格和上次的奥数竞赛一样的,拿到二等奖以上,就可以作为大学少年班招生的一个加分项,当然了,有土地爷爷在,状元也不是问题。”
安安点点头,眼神却一直落在‘新概念’的征文通知上。
下午的时候,安安来到东城中学的学务处报名了‘新概念’杯中学生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