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将领见劝不住太子,纷纷请缨陪同,近身保护他的安全。
只是,太子此行是为了打探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救出太子妃和太孙,人多了反而不方便行动了。
太子点了几名作战英勇的将领,又挑选了十多位精兵,作为入城打探的小队。
乔装一番后,太子等人趁着夜色,找了一处防守较为簿弱的地方,小心谨慎地摸入了城。
凭着记忆,太子等人很快就来到了效外安置太子妃和太孙的地方。
躲藏在破败房屋里的太子妃,这段时间都是浅睡,就是免得人家包围了自己这儿都不知道。
虽然太子等人已经够小心了,但是他们多人的脚步声还是将太子妃惊醒了。
太子妃一听,人还不少,心里不由一慌,以为是他们的行踪暴露了,司马叛党过来捉捕他们了。
不由她多想,她抱起太孙就是往床底下挖好的地洞钻去。
太子让随行的人守在了房屋外,他轻推木门进了去。
房屋破败,木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残旧不说,还关不上,只要人稍一用力就能推开了,根本锁不了。
不仅如此,推动木门时,木门与门框的“吱吱”摩擦声也让人起鸡皮疙瘩,所以说,太子的小心翼翼根本毫无意义。
不过,这起码看出太子的品行,在对妻儿方面上还是十分不错的。
要不然,太子也不会亲自来到这里接太子妃和太孙。
房屋就这么大,太子妃躲了起来,太子进了屋自然是没见人了,顿时他心里一慌,生怕心中最担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太子快步出屋,说道:“太子妃和太孙不见了。”
闻言,众人大惊,不得不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有几个人不信邪,点了火折子进屋察看了一番。
房屋本就不大,借着微弱的火光,一眼就能将整个房屋内的环境看了个遍。
看完之后,他们也是心里一凉,感觉要坏事。
如果太子妃与太孙是因为逃避追捕而离开,那一切都还好但如果他们是被司马叛党搜捕到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万一司马钊将太子妃和太孙作人质,没有人知道太子会如何选择,也不知太子的选择会不会遭人诟病。
若太子选择放弃太子妃与太孙,太子妃还好说,在这个时代没人会太过在意一位女人的生死。
但是太孙就不一样了,他是泓国未来的希望,况且虎毒还不食子呢,太子放弃了太孙,那在世人眼中岂不是猛于虎?
如此,这对太子登基后施政不利。
但若是不放弃,万一司马钊提出过分要求,太子要不要答应?
即使太子答应了,那随太子一路打到京都的将士们也不一定会答应啊。
想想,我们陪你出生入死的平复叛乱,除了对你宋家天下有归属感外,也是为了拼博一场富贵。
若你将我们的战果轻易给了司马钊,那我们算什么?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稍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想到,太子若真的被威胁到了,相信三军第一时间就会哗变,接而强攻入城,后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受太子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