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西大军不敌的消息,墨易也是早就收到了。
虽然他知道齐军不会是武军的对手,但是也没有想到齐军会如此不堪,竟是连拖延个十天半个月都做不到?
还是武军真的无敌了?
墨易甚至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的布局会不会还没完成,齐国京都就被攻破了?
还好,京都中又传来了消息,朝廷派出了使者议和。
闻此,墨易不由松了一口气。
不管议和成不成功,至少也能拖延几天,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布局。
……
这几天以来,墨易将天眼的人全部散了出去,并在隐藏在齐国江湖武林当中充当普通武师的角色。
其目的是在散播一种信号,无形间凝聚一种精神:所为侠者,当以家国大义领先。
接着,他又让天眼的人慢慢引导江湖中人产生一种意识,他们是有大义精神的豪侠,值此国危时刻,应当挺身而出,自觉抗击武军。
不得不说,经过墨易这段时间的有心操控,有关武林大会的热点也慢慢变成了齐国前线告急的热论。
现在,就等一个合适的引火索,将这些江湖人士的国仇情绪引爆,激发他们反抗武军的精神了。
……
就在众人以为,议和会谈是一场持久拉锯战的时候,武军的举动震惊了齐国上下。
据议和使团传出来的消息,武军统帅在接见使者时,二话不说,直接将使者就地正法了。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武军如此作为,态度已十分明朗,那就是不议和。
闻状,齐皇震怒,断然否决了大臣提出的再派使者议和的建议。
都这样了还议和,朕不要面子的吗?
既然你不想议和,那朕就与你拼到底,就算我齐国最终灭亡,那你武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然而,想是这样想。
当齐皇召集群臣商议领兵之事时,他发现堂堂齐国,竟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武将了。
刘大将军带出的的那些武将,王化之等已为国捐躯,苏家川又是带走了几位作为辅助先锋,剩下的又得留在京都统领禁军。
至于其他武将,不提也罢,一个两个都抢着找借口推脱。
……
齐皇一脸悲戚地说道:“朕总算知道我齐国为何会落得如厮田地了。”
“看看,国库的银子都养了些什么人?武将畏战,那还是武将吗?”
齐皇在太和殿上,文武百官面前,痛斥着武将的怯懦。
“父皇,儿臣请战。”
压抑的氛围下,高培方昂首出列,一句话引起了百官注意。
对于高培方的请缨,齐皇十分惊讶,说道:“你可知你将面对的是什么吗?”
“儿臣知道,但儿臣不愿看到我齐国疆土遭他人任意贱踏。”高培方说道,“为捍卫齐国疆土与百姓安乐,儿臣万死不悔。”
“可你又能做得了什么呢?能改变什么?”齐皇尽管对高培方高看几分,但却依旧不看好他。
但是,高培方的下一句话仿佛给了他一计强心针。
“父皇,你难道忘了,儿臣曾经领军击退过武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