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元仔细思虑一日后,终于发现哪里不妥了,于是他赶紧叫副帅召集众将领。
“经过我的反复推敲发现,齐军之所以不攻城,也不退军,那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图谋!”赵登元说道。
听到最后,众将面面相觑,只有副帅一直沉着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赵登元没有理会众将领精彩不一的表情,继续说道:“齐军的最终目的,是联合泓国与泽国,对我军围歼!”
一听这话,众将领顿时哗然,面上的表情更是充满了不相信。
“一旦三国结盟成功,恐我军危矣。”赵登元直接将最坏结果说了出来。
听后,欧阳将军问道:“敢问大公子,此推测你有几成把握?”
“八成!”赵登元心中默默估算了一下,说道。
剩下的两成,是他留给自己一成余地,以及一成可能三国联盟不成功。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征战多年的老将来说,就是五六成把握的战事都是能打的,如今八成的可能……
他们觉得还是有必要重视一下,慎防阴沟里翻船。
突然,副帅想到了什么,说道:“这么说来,前几天的刺杀,只不过是转移我们注意力的手段而已,让我们无暇关注他们齐军异动。”
这么一说,众将领也是醒悟了过来。
而且,刺杀与赵登元推测结合起来,他们觉得这可能性完全还可以再提高……
想到这里,他们心中那因占领大片齐国疆土的优越感瞬间减半,甚至再也不敢小看齐军了。
这段时间以来,武军处处受挫,他们的灭齐计划崩盘,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如今,他们又知道齐国正在密谋将他们全歼,他们再也不敢保以侥幸之心了。
“想不到呀,齐国那么多将领都挡不住我们,可是齐国方王一到,竟是扭转局面,如今更是有围歼我们的智慧与魄力,真是不能小看了齐国。”某将领说道。
“这个方王好歹也是一位皇子,可为何我从未听说过他的过人之处?”这位将领看向其他人,说道。
这个话题,赵登元是最有发言权了。毕竟他在齐国京都、太子身边潜伏了不短时日。
只见,他说道:“这个方王,不要说你们了,就是在齐国京都,那也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他。”
“齐国京都中,常有皇子与太子争斗的消息,可唯独方王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自两三年前始,他不知道是有高人指点,还是走了大运,在齐国办成了不少的大事,因而得到了齐皇赏识。”
听后,副帅说道:“这么说来,他还是个大器晚成之人?”
“不管他是什么人,如今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商讨如何守住攻下的疆土。否则,我这一趟东征就是笑话。”赵登元认真地说道。
然而,赵登元说得尽管在理,众将领也都明白。但是,面对泓与齐国两方大军,狂傲的他们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几十万大军,再加上身手不凡的齐国江湖武师,他们并不认为大军能抵挡得了多久。
于是,商量着商量着,众将领开始商讨起退路来。
若是两军攻城,而大军又守不住的话,他们应该往哪退。
见此一幕,赵登元也感到十分无奈。
在对手实力过于强劲之时,阴谋诡计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之小。
但是,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领土,谁也不愿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