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生并没有带人出来,他带着温凉曲曲折折就到了小剑宗宗门所在。一路上陈延生与温凉在剑道上有不少的讨论,当然总是陈延生大开眼界。
天下神通出万藏。
“小友是说……剑道与天道没有交点?”
温凉笑笑说:“非也,陈宗主,天道至高在于理解,温凉是说一个技巧精湛的好剑客永远只能是剑客,对剑的理解才是剑者能否飞升的关键。”
“温凉小友的剑纯靠理解?”
“单单借着对剑的理解,剑客仍然永远是剑客。”
陈延生似乎有些明白了:“罡气也好,元气也好,天下神通最大的缺陷就是只可利用天地之力,而飞升的重点在于超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便是强如火中仙也不过是天地规则的附庸。”
“所以要把剑放下。”
“把剑放下……照此说来,五州的儒者书生反而最有可能飞升成仙?”温凉的笑容总那么谦逊文雅,不耻下问的陈延生被这微笑搞得晕头转向,温凉又说道:“这又回到了我们对理解的认知。”
“难道温凉兄弟不是靠理解手中宝剑才有这惊天剑意?”陈延生心里是不愿把那朴素铁剑称为宝剑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是一,要想理解天道就要从万物着手理解一切的一切,所以武者也好,儒生也好,他们的资本要够广,够渊。”
陈延生觉得温凉所说有道理,却不实用,他再问道:“那我们为何不干脆把剑放下去理解万物。”
“一通则百通,把对万物的理解回归为一后,一就是百,百就是一。是以渊,广之外,我们还要够博,普遍撒网重点捞鱼就是这个道理,理解百是极难的,可利用对百的理解来成全一却要简单的多。”
“先百后一?”
“先百后一。”温凉点点头继续道:“这却只是理解天道的方式,把一臻至完美的人,不过是理解了天道。强如破劫地仙永远只能利用天地规则却不能超脱,所以破劫地仙永远不是向往飞升者该有的选择。”
“破劫地仙,羽化飞仙,这是两条道路而不是递进……温凉先生也这样认为?”
“据我所知这已经是武者的共识。”温凉大方说出了自己的全部观点,他甚至把剑意的秘密也告诉了陈延生。
温凉的剑意有两部分。
剑的理解。
百的理解。
剑对温凉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温凉的剑锋无锐,却有世间万物。尘世中的一草一木,一念一情都被温凉放到了剑中,他已经达到了自己所说的境界:把对百的理解融聚成一。
所以他的意总是浩大恐怖。陈延生其实也已经快要到这一步,大音希声也好,大象无形也好,'无'或'空'都是把一臻至完美的体现。
只是温凉已经把理解回归于道,而陈延生的理解还固执于剑招上。
天道生一。
一个在一。
一个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