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势力庞大,分支遍布在湖广行省南部,每一个分支都在县城内和乡镇。
家族高层指的是各分支的家主,掌舵人。
家主带领下,自主发展经济,扩张影响力丶人脉等,且为主家负责所有各自范围内的农庄一切事物。
还要培养人才,各家私塾的夫子先生,必须由主家的老夫子任免,君子六艺缺一不可,是家族发展的重中之重。
人有良莠不齐,分支的好坏一样如此,发展的好受重视,家族会议拥有话语权,发展的不好甚至连话语权都没有。
高州路下割九个县,三个大镇,乡村无数,为上等路。
雷州路三面环海,下割三个县,六个小镇,乡村多数靠海,为下等路。
思明路戍边,紧挨着升龙,下割四县,九个大镇,乡镇相对要少,小股边军军队较多,为下等路。
每一路有达鲁花赤的总管府,万户将军府,之下还有千户所,置县城内,百户所置于镇子,里长置于物资匮乏的乡村。
吴家的分支家族,势力大小不一,都分布在县城,镇子内。农庄等庄户就在乡村之中。
当地的官府,千户所,百户所的副官,基本都被吴家的分支子弟霸占了,虽不能任主官,也不能阅其兵数,哪怕只是挂个名,跺跺脚也要颤一颤。
每一个庄子,最少的有一二百户,多的一千多户,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兴盛,这还没算上蒙元朝廷封赏下来的奴隶,人口基数量比家族的人还要多数倍。
当天下午,回到万户侯府,吴彦就对吴天讲了家族情况,话里话外透露一个信息。
多数有话语权的敢反对吴天的,就是那些发展好的家族分支掌舵人,支持吴天的只有那些发展不好的掌舵人了。
金钱对于吴家来说,仅仅是个数字而已,发展的好坏,只看培养了多少文武人才,不说文能治理国家,不说武能定国安邦,那也得出类拔萃才行,以此来衡量分支的好坏。
吴天凭借未来家主的身份,拉几千人的士兵轻而易举,难的就是文武人才,没有分支的家主和私塾夫子先生的点头,更要其管家和各庄户管事的人事调度的配合,想也别想拉拢到足够的人才。
这就需要家主令,老夫子的亲笔手书才能做得到。
老管家和老夫子每人一块家主令,整个吴家都知道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整个家族也只有两块家主令,家主自己都没有,当然也不需要。
只有,老管家和老夫子和未来家主继承人才可使用家主令,不存在冒充一说,分支管理成员必须认识这三个人。
家主令一出,各分支家主及管家,要全力配合,如果事件过大,可以不配合但,那就必须召开家族会议。
老夫子的手书一出,各分支私塾的夫子先生,必须无条件服从。
手书相比令牌来说,含金量是最大的。
大家族管理层比较严谨。
一,主家家主丶分支家主。
二,主家管家丶分支管家丶农庄管事丶庄户护卫奴隶。
三,主家老夫子丶分支夫子先生丶文武人才。
家主和老夫子不能说是平级,只能说各有分工。前者维持家族的地位,扩展人脉,增强影响力,后者管理家族私塾的夫子,人才分配,维系家族管理层。
主家管家与分支管家,掌控各自所属的商铺,经济命脉,农田耕耘,钱粮储备,人事调度等等。
各有分工,只手遮天,要以家主的意志为主,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