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是一个新名词,不只是百姓搞不懂,就连王廉等儒家子弟也不懂。
“一二一,一二……”
当三千步卒徒步方队正步通过通过城门时,那整齐划一的姿势,雄浑嘹亮的口号,铿锵有力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气势。无比震撼!。
吵闹的街道顿时寂静无声,有节奏的脚步声,砰砰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脏,视觉冲击是巨大的。
快要走到一半的距离时。
领队的旗手高喝一声:“敬礼!”
“一二三四……咔咔咔!”
除右手第一排士兵目视前方,剩下的士兵一齐扭头四十五度角,踢起了正步。
砰砰砰……
更加沉重的脚步声,彻底打破了沉寂,各族百姓无不高升呐喊。
“汉王军威武……”
如此神兵,天下仅此一家,也给了百姓希望。
六部百官,各大势力代表,目瞪口呆,这兵是怎么练的?更甚者,胆小的都吓尿了裤子,看不起汉王的心胆俱裂。
吴天前世今生何曾想过自己能有今天,他激动的站起身,快步来到台阶边上。
吴天忍不住挥手:“兄弟们辛苦了!”
士兵:“为百姓服务!”
吴天:“兄弟们为谁而战?”
士兵:“为百姓而战!为家乡而战!”
吴天:“兄弟们你们是谁的兵?”
士兵:“我们是各族百姓的人民子弟兵!”
口号响亮,完全颠覆了历朝历代的规矩,兵不是某个人的兵,也不是某个势力的兵,汉王兵只能是各族百姓的子弟兵!。
各族百姓感动了,发自内心的欢呼:“汉王千岁,汉王……”
民心所向,真正的民心所向啊,从此汉王的地位不可动摇。
这里也有各方的探子,见汉王有如此神兵,都不敢在滞留,悄悄地离开了。
兵部尚书吴名对练兵之法很熟悉,同时更加钦佩汉王。
吴彦看到了汉王军的军容,恍然大悟,在看看现场的效果,随即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左相王廉揉了揉眼睛,问吴彦:“柬之兄,请你告诉我,此等练兵之法出自谁手?又是哪位将军练的兵?。”
吴彦点头,故意大声说:“练兵之法出自汉王之手,兵部尚书吴名丶重骑下将军吕征,步卒上将军董迪等将军共同练的兵,不知你以为如何?。”
“这……?”王廉惊呆了,练兵之法他不敢说都读过,至少没听过还有这样的练兵之法,他能以为如何?支支吾吾的答非所问道:“我再有三天满十六了,我想请王上给我赐个子,到时候还请柬之兄帮忙说几句话哈。”
“好说好说!”吴彦对此答应很痛快,意味深长的笑着提醒一句:“王上,不识文,不识字,不知兵,不知将,你真的要王上给你赐字?
如果你决定要王上赐字给你,我吴柬之现在就能做到,在如此盛典之时,赐字刚刚好!。”
“你说啥!这岂不是说王上啥也不懂啦?”
王廉虽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绝对相信吴彦说的话,的确诱惑到他了,点头道:“那就拜托柬之兄了。”
时至下午,大阅兵结束,人海还未散去时,吴彦出班:“启禀王上,王廉将满十六,还请王上赐其字!。”
“赐字?”
吴天正在兴头上呢,突然被这么一下问蒙了,王廉见此急了忙道:“请王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