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出自《周易》,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这正是苏丞相每日三省己身的标准——位极人臣,理当见微知著、刚柔并济。
苏青云立在门外平复了心情,敲了书房的门走进来,声线平稳地叫了一声“父亲”。
她前世就与苏丞相见面不多,仅有的几回见面,还是以哭闹和厉责收场的。
所以苏青云对于苏丞相的感情,除了赞叹他前世的精准之断以外,更多的还要从原主小时候的回忆中汲取。
可一来她已经换了芯子,二来也已经时隔多年,所以她并没有再见苏夫人时那样激动的心情。
丞相苏衡最是满意女儿这样知书达礼、成熟稳重的样子,所以欣慰地点了点头,温和地问:“你今晚怎么过来为父这里了?”
正说着,苏衡无意间注意到苏青云的手里,正抓着一条湿了大半的帕子,鼻息之间隐隐还有果香浮动,不禁浓眉微蹙,又问了一句:“你是才从方府回来,还是刚从你哥哥的院子中出来?”
苏青云知道什么都瞒不过苏丞相,而且她也不打算瞒苏丞相,遂直接回道:“女儿是刚从哥哥的院子中出来。”
“哦?”苏衡放下手中一卷公文,背着手站了起来,绕过书案走到苏青云的面前,面色带了些冷峻严厉,笃定地道:“丞相府后宅前院分得清明,你今天既是到这四知院中来了,又是刚刚从你哥哥的房中出来,你是想帮你哥哥劝说我,同意那方清澜进门?”
苏青云垂首,惊于苏丞相的推断一如既往的准,有些不太敢直视他的眼睛。
她是女儿,亦是后辈,就算是活过前世三年,也未有苏丞相涉世之深。况且他摸爬滚打的可是更加复杂的朝堂,她今天来劝说,真的会有结果吗?
苏衡睨着苏青云略有退怯的样子,轻哼了一声,威严地道:“这便胆怯了?这便退缩了?你既然来了,就应该跟为父好好说说你想好的劝说之理,而不是遇到一个比你精明老道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后退。”
“女儿没有。”苏青云下意识反驳。
她只是略微退怯迟疑,在心中盘算着今天晚上成功的可能性,但她确实没有想过什么也不说,就从这道门又退出去。
这退堂鼓,她可不打。
听到苏青云这样说,苏衡严肃的脸上难得又浮上了一丝欣慰笑意,一边走回书案后坐下,一边道:“没有最好。你今晚能踏进这门来,就比你哥哥强了一分。”
苏青云闻言一怔,猛然抬头看向苏丞相的眼睛,心中微动。
苏衡却是不想再与苏青云絮絮叨叨,他还有很多朝堂公文没有处理,遂直接道:“想好了什么劝说之词,甭管是动之以情的,还是晓之以理的,都搬出来吧。”
苏青云双眸紧紧地盯着苏丞相,觉得他此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是一副考校她的神态语气。
一声催过,苏衡也不再催她,任由苏青云的小眼神,在他的面上打量探究。
过了几息,倒是苏青云先回过神来,恭敬说道:“父亲,对于哥哥想娶方姐姐一事,父亲拒绝的理由是‘苏家与方家不门当户对’,这虽然是事实,但女儿不尽赞同。”
闻言,苏衡神色不变,也未曾答话,只静静地等待着苏青云的下文。此时的他,甚至比平常听下臣汇报朝务还要耐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