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儒学的基本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
儒家倡导的修身是很好的道德修养方法,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比如“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都是鞭策自身进步的行为和思维方法。
但问题是儒家的逻辑推导是这样的:先修身,修身修好了就能齐家,齐家齐好了就能治国……
李静铿就觉得这逻辑就有点扯淡了。
要知道,很多人在外面是道德楷模,在家里却很难把家务事厘清,家里的黄脸婆一哭二闹三上吊,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道德君子连齐家都做不到,谈何治国平天下?
有些人杀妻求将,却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没有做到修身齐家,却做到了治国平天下……
相比之下,清官难断家务事,反而比修身齐家更像是一句真理。
儒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儒学把世界都理想化了,妄想以自己作为道德楷模来感化他人,结果连往往连家人都感化不了,古代高官被杀,很经常被罗列一条罪名:纵奴行凶。
这是因为他们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道德只能约束自己,不能约束他人。
科举考试那几年儒生靠道德文章当官,可贪官污吏却始终不绝,这是为何?
不过就是因为其实很多儒生,只是把儒学当成敲门砖。在他们眼里考试归考试,现实归现实,道德文章只不过是他们向上爬的阶梯罢了。
道德文章是做给人看的,却通过科举考试和光耀门楣产生关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导致了全天下的百姓只重视道德文章,学儒学写文章能够成为人上人,做技术却被遗忘到角落里落灰而无人重视。
这种思维模式一直延伸到了后世,导致后世每个父母都把子女往科学家或国家总理方向培养。
如果有父母说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科学家或者国家总理,绝对不会有人嘲笑他们自不量力、好高骛远,反而大家都觉得这很平常。
但哪个父母要是走出去说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厨师,必定被人笑掉大牙。
如果说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钳工,更会成为亲戚朋友的笑柄!
儒学有用,真有用!一个人如果真的有日三省乎己,或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将来必定有一番作为不会是池中之物。
但李静铿认为儒学的地位虚高了,虚高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压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尤其是技术门类的学科。
殊不知,技术是科学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诱因。
《中庸》里说过“水满则溢,过犹不及”,这句话非常适合形容儒学在古代华夏的地位。它地位太高了,已经过犹不及,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科举考试在过去两千年时间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社会制度,但终究方向偏差了。
华夏民族就在这条路上一直偏差了上千年,直到被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才知道自己的路走偏了。
还是用升级主基地作为比喻,升级主基地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要找准正确的方向,升级方向一旦走错,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如同丢进粪坑里,除了“扑通”一声以外,还会溅得自己一身的粪汁。
比如王安石变法,比如崇祯改革……
基于以上根深蒂固的想法,李静铿决定!上课捣蛋!
不过在这之前,李静铿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开启系统界面,一趟惠王府之行让李静铿涨了一大波怨念值,现在库存足足有两千两百多怨念值,他猜测这些怨念值足够开启第二个和第三个界面了。
使用第一个界面的系统阅读器,每订阅一章《重生之都市逼仙》就要十五点怨念值,这完全可以缓一缓,反正只要不订阅李静铿的库存怨念值就不会被的消耗。
李静铿决定先开启第二界面。
只不过花费了一千怨念值,系统的第二界面“千度搜索引擎”就被解锁了。
然后李静铿一看系统的使用说明,使用千度搜索引擎每十分钟消耗十五点怨念值,这系统消耗还可以啊!
于是李静铿输入“如何制造肥皂”试着搜索了一下。
搜出来的结果很不错,很多制作手工肥皂的小案例以及千度经验分享,还有文章。
李静铿不由得欣喜的点头,虽然系统坑爹,但是搜索出来的结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对于李静铿这个以前看网文从来不看肥皂和玻璃的配方的死肥宅来说,可以说是一根救命稻草。
有了千度搜索引擎,想要通过捡肥皂和搞玻璃来赚钱,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李静铿很高兴。
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结果李静铿正想着,系统忽然“叮”的一声显示出一串系统提示“精不精品你心里没个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