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第二卷结束该有的,但我一直丧丧的,就没写。(第二卷末真的很糟糕。)
挺……没道理的,我想不通我为什么要叫苏应常入宫,其实一开始不是她,可是后来我发现……不如是她。
原定是一个乞儿,就叫乞儿,然后报恩给韦臻自愿入宫,后来想想,也许是我懒,也许是我觉得为什么要再牵扯进一个无辜人,然后用了这位苏应常。
我喜欢这种片段式地描写,但一个故事不可能只有片段式,所有其他地方七零八落的,俗称不会讲故事。好歹本宝宝的第一本动手这么长的,继续学习继续学习。
像胡苷绫的醉酒(其实有点失败,因为前期铺垫不够),胡苷绫的人设是谪仙,那种我知道所有套路,看得穿但我懒得用,不屑用,每天只想抚琴弄墨,她在意的只有一个人。
然后她发现自己亲爱的兄长掺和进了可能是谋逆的事情里面,一下子就泄气了。想不通自己在坚持什么,有什么意思。其中有句话,中秋跑到安歌坊,一个歌舞楼,她贵为下一代指定的最尊贵的女人(皇后)为什么要独自来这个地方,甚至一个家人都没过来找她一下。
认真看的集美应该又发现前面说的胡汉平就是他兄长,但外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胡家还有这么个儿子,这就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