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四处饥荒加上长期的割据战争,导致人口锐减、流民四起。魏黄初六年三月,曹丕至召陵,凿通讨虏渠,准备伐吴。
魏属地荆州有一山名为灵山,此处终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至多一两个时节她才会揭开她的面纱,山势虽不险峻,但是山中迷障甚多,日下也少有人进山,山中虽少人烟,得到一番清净,但山下却是香火昌盛,此山之下有一佛寺,因其背靠灵山故而得名灵山寺,前来烧香礼佛之人络绎不绝。
正值清晨,山中雾气还未散去,寺庙前门两个小和尚正在打扫昨夜被风吹落的树叶,山中水汽足,因此落叶多沾有湿水,难以扫去,两个小和尚便是开始嘀咕,发起恼骚。
“这寺门旁的树早就该给它劈了去才好,省的整天一大早就是为了这一地的湿落叶。”一边说着还一边拿手擦着额头上冒出的汗珠,一旁另一个小和尚接着他的话便是笑道:“那你就劈了去呗,可若是让主持知道了那可没你好受的。”发恼骚的小和尚一听到主持便想到上次主持罚自己跪抄经文的样子,双脚顿时一软,便是要坐往地上。
一旁的小和尚赶忙扶住他,又是打趣地笑道:“哈哈,空竹,让你练功的时候偷懒,现在站都站不住了吧!”腿软的空竹便是也不理会一旁笑话的小和尚,因为他此时看到一个大熟人,连忙起身,撇下一旁的扫帚挥舞着双手大声的呼喊着,“云毅大哥..........云毅大哥!.........云毅大哥!”
远处,只见一清秀少年背负一小竹篮,身着青白布衣,向着寺门缓步而来,此少年名叫云毅,从小被师父云启山收养,师父云启山是当地有名的住家画匠,长年带着小云毅居于灵山县王县丞府内,前些年师父驾鹤而去,他也便留在了王府之内,平日喜好之事便是进山采花,收集供画作的素材,常年进山路过灵山寺便是与这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毅看着向他呼喊的空竹小和尚,转头撇了撇篮中给他带的小点心,加快了脚步,“小空竹呀!你瞧瞧你这树叶都还没扫清呢,不怕被主持再罚呀....”云毅走到了小空竹的身前,敲了敲小和尚的光头,故作正经的像他说道。“不好好完成主持的任务可是没有美味小点心吃的哦!”
小空竹摸了摸头,突然一撒手便是一把抱住了云毅的腿,小光头不时在云毅腰间蹭来蹭去,“云毅大哥肯定给空竹和空林带了好吃的点心,赶紧给空竹和空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