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青骊山的所有气运像是被两人全部带走一样,他们以后,这里连一位七重天的练气士也不曾出现过,实在令太多人大失所望!
……
马车行至青骊山下,李墓喊停了车夫,留下银钱后,就开始朝山上走去。
虽然是深秋,但青骊山上并不冷,湿气极重,草木树叶上还挂着昨夜的露水,因为才是清晨,所以并没有蒸干。
走了一小段路,太阳刚刚露头,李墓停下脚步,运足丹田气,张口一吸,隐约有一道紫气从东方飞来,被他吸入腹中。
拍了拍小腹,看着树梢头上的甘露,李墓吐出一道真气,掠过十几片枝叶,卷来一团清水,一饮而尽。
餐霞饮露,照返自然,古练气者莫不如是!
稍微停顿,李墓继续登山,并不像刚才那样步履台阶,而是飞纵如猿,每一步跨出,都有寻常人五六步的距离,偶尔遇到断路山壑,更是一跃十几丈远。
半个时辰后,李墓已经跨过好几座山峰,来到一片山崖壁下,再回头看去,来时的道路早已看不清楚,大雾弥漫,瘴气重叠。
呼了一口气,李墓稍稍整理下衣衫,抓起崖壁上一根粗藤,稍运真气,顺着山崖攀爬上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云雾中,如仙人登高。
崖壁上方,是一片青石墙瓦的道观建筑,连绵数十几间殿宇,虽然破旧了一些,但也颇有几分恢宏。
道观名为长春观,前身叫做长生府,同样是在皇位争夺中被波及覆灭的练气宗门,只是跟青羊宫与紫金阁相比,当年的长生府极不显眼,没有丝毫名气,就是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过出了一名六重天的练气士。
长生府破落之后第三个年头,一个老道士带着小徒弟就占了这片宫殿,因为嫌“长生”二字过于扎眼,所以就另取了一个长春观的名字。
老道士还在的时候,问卦解签极其灵验,所以经常有游客富商前来烧香,图一个平安福报,因此也结下不少的善缘。
十几年时间过去,当年的老道士早就死去,现在极少还会有人再来这里,都去了另一座山上的白龙观,说是那里有仙人抚顶,授长生之术,其实不过些呼吸吐纳的养生功夫。
老道士死后,小徒弟从他手里接过长春观,就一直潜心修行,不问世事,偶尔有人来烧香祈福,见到他如此年纪,也都信不过他,久而久之,长春观的香火就惨淡了下去。
外面人不得而知,只以为长春观是普通道观,却不知其中另有玄机!
当年的老道士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六重天练气士,只差一步就是宗师人物,比起如今所谓的白龙观主,高出不止数筹!
早些年跟老道士结下交情的香客多不胜数,可是真正能有幸一见庐山面目的有缘人,却并没有几个,蒋白羊正是其中之一!
老道士死后,绝大数香客很快离去,另拜庙门,蒋白羊几人却一直小心维持,想要将这份香火情延续在道士的小徒弟身上,也就是现在的李墓。
结果显而易见!
正是因为二十几年的香火情分,蒋白羊在知道红石坊请来练气士对付他后,才能找李墓下山帮他,不然以他的身份地位,岂能让一位三重天的练气士替他效力!
如此,倒是应了市井间的一句老人话:“虔心山中客,方知真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