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午,一整天的擂台角逐终于有了结果,七品武夫夺冠之人正是燕三,此人练拳已得其神,练出来四种“真形”,不说是七品武夫,就是遇上六品换血境也都有一拼之力。
“练拳重意先在形!”
武道第一境为练拳境,不止是站桩行气,打熬体魄,更重要是形意兼备,内外双修,只有如此才能走的长久,不会中道崩殂!
燕三出身军伍世家,深谙兵法“风林火山”之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他将兵法融入拳意,练成四大真形,有朝一日“练形得意”,那就是宗师气度,前途不可限量!
三重天练气士,折桂之人并不是韩易,而是一名叫做莫青的中年练气士,此人三十六座窍府真气澎湃,加之拥有一件杀力极强的本命法器,几乎同境无敌手,要是韩易领悟剑意,练成本命飞剑倒是能与他一较高下,现在只得黯然失色,与气运莲子失之交臂。
……
擂台战结束以后,李墓直接找上了韩易,当年他有幸被老道士看中,才能有了今日的成就,现在见韩易还在泥泞挣扎,动了恻隐之心,就想着帮上他一把,全当是结个善缘。
练气士之间,多有“大道独行”一说,自顾自都还相形见绌,哪里有心思管别人的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市井间的老人话,简直是说尽了其中现实。
不过,老道士能替他大开方便之门,到了李墓这里,又何妨心地宽广一些,与人为善,终得福报,同样也是一句老人话。
一间四方屋子里,李墓与韩易相对而坐,中间放了一张方几,上面煮着沸水。
输给莫青以后,韩易原本是要下山离开的,只是李墓突然找上门,还说有一桩机缘相赠,这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当日在山道脚下,因为性情的原因,韩易除了跟李墓有过一次主动招呼,之后再没有过多交集,后来李墓出面主持小莲花会,众人知道他就是长春观主后,纷纷懊恼悔恨,想方设法的跑去跟李墓要搭上关系,但却不包括他。
韩易并不是青骊山练气士,不像其他人心存功利,他在郢都城修行,家里面开了几间铺子,父亲年迈多病,听说长春观有气运莲子就要成熟,想着能不能取一颗气运莲子替老父延长寿命,所以才有了此次之行。
正襟危坐,韩易细细打量着李墓,虽然练气士有长驻青春跟返老还童的说法,但是他从李墓身上感受不到那种垂暮迟气,更多是一种旭日东升的阳刚气息,所以他肯定李墓年纪不大,二十刚出头的样子。
如此年纪,就已经能够跟韩星轩那等人物平起平坐,韩易倾羡的同时,心里难免有一点点失落,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李墓现在的风光?
煮好茶水,李墓替韩易倒了一杯,并没有在意他眉眼间的郁结,随意问道:“韩兄可有师门派别?”
苦笑一声,韩易接过茶杯,道:“早年父亲救过一名练气士,那人报恩教了父亲些练气手段,后来又传入我手,只是在下资质愚钝,十年时间才修成三重天境界,真是惭愧!”
李墓哈哈一笑,道:“韩兄太过自谦了,能够将基础剑招融会贯通,由术入法,要是这样的剑修胚子都算资质愚钝,那真就没有几个天才了!”
“由术入法?”韩易显得有些疑惑。
李墓一拍额头,问道:“韩兄可知剑修练气士?”
“这个知道,蜀国剑林那位剑仙前辈可真是叫人神往!”
“那韩兄可知剑修与寻常练气士的区别?”李墓再问道。
“这个……还请李观主赐教。”韩易并没有胡乱臆测。
“天下练气士何其之多,练剑用剑不在少数,而剑修自成一脉,号称练气士中杀力第一,但是总不能任谁拿着一把剑就说自己是剑修,那也未免惹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