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午后,气温回暖,那风雪袭人的天气也逐渐变得平静起来。
袁军主营倒是热闹非凡,各处都是处理着自己帐篷顶端积雪的士兵。
张郃眯着眼睛指挥自己亲卫帮忙处理帐篷顶端的积雪,看着热闹的军营,不由欣慰的低声道:“这雪停了,那主军行军应该会容易些!”
主军到来的越早,那么战局越对自己军队有利。
“将军,我们抓到了一名细作!”
就在张郃正为天气好转而高兴时,两名士兵抓着一名衣着单薄的老农押到张郃面前。
那老农在士兵的押解下,面色仓惶的挣扎着,仿佛想要逃脱这束缚一般。
当看着张郃快步走来,老农连忙向张郃苦苦哀求道:“将军,我不是细作,我是附近的山民……”
张郃听了这话,直接走向了那老农,一把抓起对方的手。
“山民……你当我张隽义是三岁孩童不成?”
“深冬之季,大雪封山,都不好好在家待着……”
“再说山民登山,多遭受风吹日晒显得额外沧桑,哪会像你这种模样……”
张郃的话语令那所谓的山民惊恐万分,再看着袁军士兵那凶神恶煞的盯着自己,不知是天气寒冷,还是心里恐惧,这山民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说不出话来。
久经沙场的张郃从黄巾起义时就跟随着官军征战沙场,到现在的建安六年也有将近十六七个年头,早已经对战场上所谓的明争暗斗了解的一清二楚。
战争决定胜负的条件有很多,其中情报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性的条件。
《孙子谋攻篇》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至于在战争中各方军队,都会派遣手下的士兵假装城村民或者百姓,混入敌军的守备范围中,打探敌人的军队数量,部队和军营分布,粮草位置等多方面的战争情报。
虽然这种鱼目混珠的暗探非常的危险,但是被抓住了反而是有利于被打探的军队。
只要将细作抓住,便可用严刑逼供,或者威逼利诱的方法,反向打探对面敌军的情报。
现在抓到细作的张郃很显然便是想要借助这条线,来了解潼关中的敌军情报。
过了不久,袁军的军营中,鞭挞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袁军主营中央,那细作被绑在木棍上,全身上下的衣服早就被鞭打的破烂不堪,上面还染着暗红的血渍。
曹军细作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加上衣服单薄,早就已经被弄得不成人样。
张郃看着那宁死也不愿意透露半句潼关消息的细作,眼中也带着寒意,也不由的感慨对方是一块硬骨头。
“再打!一定要从他口中得到潼关内的消息!”
张郃也犟起来了,现在的他一定要从这细作口中得到曹军的内部消息。
踏!踏!踏!
就在张郃准备再次严刑逼供这名细作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军营外响起。
突然出现的马蹄声,让张郃后背一凉,此时他的眼中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这哪来的骑兵部队,是曹军……
张郃明白这处能到来的军队,也只有两支军队。
一方是袁军主力,另一方则是潼关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