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楚兄见笑,长辈只言让小弟外出游历,至于去往何处则丝毫未提,具体去哪里我也没想好。”
为了隐藏稷下学子的身份,王封对外只说自己是从卫国游历至楚的文士,有卫侯赐予的令牌作证不怕拆穿,后半句却没有说谎,宫试只有一个要求,便是在规定时间内突破至武男境界,至于这段时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只要不是于品行有损,学宫一律不加过问。
当日巨阳城内,为了方便将考生分散,吴起随手指了几个方向,吩咐十人各自行走一日,之后何去何从便交由考生自行决定,王封打算先找寻一处安稳之地钻研两本秘籍,再考虑去何处游历。
“我建议王兄吃完这顿饭便向南方去。”楚大明沉吟良久,一字一句的斟酌道。
王封看了眼快将头埋进饭碗里的少年,楚大明顿时了然,想来弟弟趁自己不在也说过同样的言语,怕王封误会,赶忙解释道:“二明虽然是个孩子,但这件事上我和他的看法相同,此地不宜久留。”
“我已经不是孩子了!”得到兄长的支持,楚二明并不领情,气鼓鼓地叫嚷道,见没人理会,只能继续把气撒在无辜的饭食上。
“楚兄何处此言。”联想起书架上的《易经》,王封以为是楚大明占卜所得,暗忖遇上高人了。
“当年昭王南征溺亡汉水,楚国与中原各国的仇便算结下了,如今楚王父纳子妾倒行逆施,周天子以兴兵伐逆为由,号令诸侯征讨楚国,以秦晋两国为首的盟军布兵边界,北部已经不太平了。”
周天子分封诸侯,楚国君熊绎只列子爵,举国之地不过五十里,但经过数百年发展,楚国已经扩张成最大的诸侯国,对周礼愈发蔑视,并于西周末年爆发反叛。周昭王三次南下平叛,欲一举摧毁楚国根基,但最终于汉水溺亡,楚国气焰由此更加高涨,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周天子无力讨伐,只能予以承认。
楚王弃疾即位后,倒行逆施惹得国内民怨沸腾,加上秦国想取代齐国的霸主地位,于是周王姬静与秦公一拍即合,以周天子之名,举秦晋之兵讨伐楚国。楚国虽然兴盛,但兵力远逊秦晋,楚王弃疾已经下令北境各户出丁一名入伍戍边,楚大明便在名单之上。与官家打过多次交道的兄弟二人清楚底层官吏的作风,生怕王封被抓作壮丁,这才出言提醒。
听闻缘由王封感动之余有些感慨,像楚大明这样祖上有过能臣的世家都逃不过征兵的命运,寻常百姓必然更加凄苦,他自穿越而来在五鹿城有卫老爷子庇护,出行又与重耳相随,只当春秋百姓个个安居乐业,他即使平平庸庸也可图一世清闲。但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没有足够的地位与力量,在春秋乱世这架历史的绞肉机里,想要善终并非易事,自己还算幸运,至少有了一条爬出泥泞的路。
看着面前兄友弟恭的二人,王封想起了喜欢捶打自己陈丙,想起了故作斯文的卫老爷子,想起了敢爱敢恨的卫樱,这一世上天给了他很多,即使前路再艰辛,他也会守护住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