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王政此前去泉州,见到了王妃金凤的故人留从效,留从效还奉命护送王政回福州,但留从效在福州逗留片刻就立即返回泉州了。金凤听说之后,便想着找王政询问一些有关留从效的事情。
王政知道了王妃的来意,既松了一口气,又有一些遗憾。既然王妃已经问起,王政也就如实相告,把留从效的现状告诉了金凤。金凤听了也不再多问什么,这倒让王政感到疑惑了。
面对王妃无声的沉默,王政转而问起,当初为何选择再次入宫。金凤笑了笑,说她原本就该坐拥这里的金鸾凤殿。王政不明所以,尴尬一笑。金凤于是将自己的身世透露,说起当初之所以能入先王的眼,只不过因为她是福建观察史陈岩的后人。
……
陈岩本是汀州黄连镇人,少年的时候就为人慷慨、有勇有谋,特别受乡里的人推重。陈岩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读书人,但和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十年寒窗最终却接连落榜,未能进仕。有了前两代人的磨练和经验,到了第三代陈岩这儿,自然还是免不了读书。
当年,黄巢起义军从北方南下,经江西抵浙江,由仙霞岭入闽地,进攻建州。建州刺史弃城而逃,继任刺史被杀。建州被攻占的消息传来的当天晚上,陈岩躺在床上,一宿未眠。窗外的月光穿过窗户,洒落在床前,照亮了他的心事。
他想,黄巢匪军如狼似虎,城门失火必殃及池鱼。汀州也随时都会成为饿狼嘴里的食物。汀州紧靠建州,一衣带水。此时的建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退一步说,即使黄巢不打算进攻汀州,汀州百姓也应该和建州百姓联合起来,以保家园太平。可是,汀州官府无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想到这,陈岩立马决定组织乡团,建立一支军队,赴建州抵抗黄巢。
于是,陈岩带着乡里的壮士闯进了当地的府衙,拿走了闲置的几千套兵器和战甲,号召了几千人马在九龙江畔集结,正式成立了一支军队,号称九龙军。当天,陈岩率领九龙军浩浩荡荡奔赴建州,夜以继日,誓与黄巢匪军共生死。
九龙军埋伏在建州城外,不敢轻易杀进城内。陈岩派了两个心腹便装潜入了城内打探黄巢军队的消息。探子回来万份惶恐,说,黄巢的军队正在城内集结,杀气很重。陈岩心想,难道九龙军前来救援建州的消息走漏了,看来和黄巢的生死一战在所难免了。
陈岩问探子,黄巢有多少人马?探子回话,几万,哦不,有十几万。陈岩当下决定破釜沉舟,便传令,说黄巢匪军正准备攻打汀州,我们就埋伏在建州城郊外,待黄巢率军出城时,势必杀他个措手不及。果真,不到半个时辰,黄巢领着他的千军万马出了建州城,行至郊外,突然两旁响起一片摇旗呐喊声。哪知,黄巢只派了一个小部将与陈岩的九龙军厮杀了半个时辰。
九龙军见匪军弃城离去,感到莫名其妙。陈岩担心匪军是要攻打汀州去了,就带着九龙军追了一段路。当发现匪军并非朝汀州方向撤离,而是福州方向的时候,陈岩这才下令穷寇莫追。于是,九龙军被朝廷授予义宁军的番号,驻守于黄连镇,朝廷朝廷以陈岩守土有功,任陈岩为镇将,设置战鼓和号角,赐赠牌匾和军印。
那黄巢兵临福州城,驻守福州的朝廷军队被起义军打得七零八落。当时的福建观察使兵势薄弱,庸懦无能,写奏表上报朝廷,请求前往汀州求援,命陈岩为团练副使,率部抵抗黄巢。
陈岩于是率领义宁军进军福州,再次和黄巢的义军正面作战。黄巢拥兵数十万,陈岩自然难以把福州收复。好在黄巢野心极大,区区福州根本满足不了他。在福州停留了月余,义军备足了粮草,掠够了军饷,黄巢便拔队南下,进军广州。
于是,再次极其幸运地,陈岩率义宁军顺利地进占了福州,继任福建观察使,并顺利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几年后,王潮攻占泉州,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又过了几年,陈岩英年早逝,王潮和王审知才得以入主福州。
……
万万没想到啊!王政这才恍然明白,这位妩媚妖艳的闽国王妃竟然是陈岩的后人。她姓陈,叫陈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