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元年十二月,王政派遣统军使吴成义出兵福州。
这天夜里,当王政在建州称帝的消息传来,泉州城的各级指挥官们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参加这场会议的有留从效、陈洪进、张汉思、董思安、王忠顺、苏光诲等五十二位壮士。对于朱文进、连重遇的谋权篡位,留从效十分不满,虽然泉州城的刺史是黄绍颇,但留从效对他手下的陈洪进、张汉思、董思安、王忠顺、苏光诲等人说:“朱文进屠灭王氏,派遣心腹控制各州县,但我们世代受王氏家族的恩惠,却委身于贼人,如果有一天建州的闽国新君王政攻克福州,我们将死无葬生。”
大家于是响应在王政的倡议号召,反抗朱文进的统治。会议尾声,留从效对大家说道:“我曾有幸与新君王政相识,如今他下密旨给我,要我号召大家征讨逆贼。眼下,他已经派出建州大军,随时都将攻克福州城,我们只需诛杀伪刺史黄绍颇即可。我看诸位外貌长相均非久居贫贱者,跟随我的,必将富贵加身,如果不从,马上灾祸降临。”
事实上,王政一直在不停地攻打福州城,留从笑还不清楚王政是否已经攻克福州城。留从效连哄带骗的一番话语果然奏效,大家的目标直指刺史黄绍颇。泉州会议的当夜,留从效和陈洪进等军官亲自带队,五十二位壮士各自手持白梃,潜入黄绍颇府中,将黄绍颇抓获,当场斩首。黄绍颇死后,王审知的侄孙,即王延美的儿子王继勋,正好在泉州城中,留从效找到王继勋,把泉州刺史大印交给王继勋,要求王继勋代理掌管泉州军政事务。
稳定泉州乱局之后,王继勋和留从效决定第一时间向建州的王政派遣使者,表达归顺之意。陈洪进被留从效委以重任,带着黄绍颇的脑袋,赶赴建州城。当陈洪进路过尤溪时,危险不期而至,福州城在尤溪有数千名守军,正好拦住了陈洪进的去路。陈洪进走到这支福州军队面前,镇定自若地说道:“我们这支义师已经诛杀了朱文进,我们不分昼夜赶去建州迎接新君闽国新君,你们这帮家伙还在这里干什么?”
福州城的真实情况,对于这支驻守尤溪的军队来说,不能掌握多少,大家对夺权篡位的朱文进又实在没有什么好感。听完陈洪进的慷慨陈词,这支守军纷纷如鸟兽般一哄而散,更有部分军官主动加入陈洪进的行列,要求一同投奔建州王政。
王政对于留从效等人的军事行动十分赞赏,立即任命王继勋为泉州刺史,留从效、陈洪进、张汉思、王忠顺、董思安等人全部迁为都指挥使。漳州那边随即也发起了军事行动,将领程谟把漳州刺史程文纬干掉,拥立王政的侄子王继成为漳州刺史,然后宣布效忠王政。汀州刺史许文稹再次见风转舵,表示向王政效忠。
朱文进向唐国派遣使者,希望可以和唐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朱文进的弑君夺位对于李璟来说,是绝对不会错过的机会。李璟毫不客气地把使者囚禁,然后迫不及待地准备讨伐闽国。但关键时刻,唐国境内居然无缘无故爆发了一场瘟疫,而且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军营,于是李璟的出兵之事只能暂缓。
此时,晋国皇帝石敬瑭已经病逝,他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承皇位。石重贵看不惯石敬瑭对契丹奴颜婢膝的态度,总想摆脱契丹的控制。石重贵和契丹之间矛盾频发,最终爆发战争。
朱文进的称臣进贡使者来到晋国时,石重贵正和契丹之间打得不可开交。石重贵立即册封朱文进为闽国威武军节度使,主持闽国的军政事务,后来又册封朱文进为同平章事,闽国王。但晋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朱文进只能采取措施自救,出兵夺回地盘,泉州首当其冲。
此时,王政已经下令部将陈敬佺率兵三千驻扎尤溪及古田,部将卢进率兵二千驻扎长溪,对福州城形成了包围之势,福州城的守军忙着应付建州大军,已经没有兵马去对付泉州。
朱文进和连重遇不惜用重金在福州城招兵买马,征集了两万军队。天德二年二月,朱文进任命统军使林守谅、内客省使李廷谔为主将,率领两万军队,从福州城出发,浩浩荡荡地向泉州城进军。
朱文进为了确保能够重新夺回泉州城,特地下令林守谅和李廷谔两位主将在进军泉州的路上,不停地敲锣击鼓,搞得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钲鼓相闻数百里。如此大张旗鼓、大声张扬地进攻泉州城,朱文进无非是希望用气势压倒留从效,希望留从效能够乖乖地开城投降。
面对朱文进的大举进攻泉州,王政迅速派遣大将杜进率兵救援泉州。留从效面对福州军队大兵压境的不利局面,豪不慌乱,立即召集所有精兵强将,大开城门,出城迎战福州军。结果没有任何意外,留从效率泉州军队大破福州军,阵斩林守谅、擒获李廷谔。王政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胜追击,命令统军使吴成义率领战舰数千艘,开始猛攻福州城。
泉州之战惨败后,朱文进和连重遇已经彻底内外交困,整个闽地五州之中,已有四州归顺王政,而且王政已经发动全部之兵力对福州城进行猛攻,朱进和连重遇唯有龟缩在福州城苟延残喘。朱文进和连重遇决定寻求外援帮助,把希望寄托在了吴越国。
为了确保能够说服吴越国出兵援救福州城,朱文进和连重遇甚至把他们两人的儿子也一同送往吴越国当人质,以表示他们的诚意。此时,吴越国王钱弘佐只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三年前,吴越国派仰仁诠出兵建州,结果惨败失利。如今,钱弘佐已经不敢贸然出兵,因此没有理睬朱文进,朱文进赔了儿子也没借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