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炀非常满意。
事实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适当的刷存在感都是件有益而无害的事,更何况名义上是管理者的皇帝。
特别是在这种信息交通落后的类古代世界,皇帝要想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家,最需要的东西无它,“权威”二字矣。
那么皇帝的权威从何而来?
除去从祖辈继承而来的大义以外,自然就是通过各类事件刷存在感,再施以恩威了。
所以张炀选择秦也应该是对的,要换做是别人,即使张炀有今天这么好的借口,也不好拿捏他。
但秦也新入业国为官,在业国根底不深,是最好的实施对象。
而且张炀在事前本是做的两手打算。
第一手打算自然就是张炀正在实施的:恩威并重,“收服”这个根底尚浅的侍卫司司长。
第二手打算则是以违反禁令和守卫皇城失职为由把秦也给撤了,事后再与老师合谋火速提一人上去。
有人可能会问:张炀这么玩,丞相和太后会同意吗?
答案是肯定的,先前说过,张炀并不完全是傀儡皇帝,至少名义上业国还是皇帝亲政,只要要求合乎情理,他想要做一些操作并不是不可为。
而这次在政治如此敏感的情况下皇帝“遇刺”,张炀想掌握皇宫防卫力量绝对的合乎情理,即便太后或者丞相再如何不愿意,也不敢顶风反对,只能等风波平息再另寻机会,否则便会落人口实。
最后再说回这两手打算为何张炀选择了前者。
其中道理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个选择题的问题,这道选择题如何做,则取决于与陈盼盼、方青柏的会面。
其中,方青柏因太过于偏向丞相,让他所不喜,而陈盼盼立场较为中立,才取得了他的信任。
他信任陈盼盼则是信任楚人杰,信任楚人杰便是信任他的兄弟秦也,再加上秦也面对张炀的问话,各方面都让张炀满意,此事便就定下了。
这,便是张炀的心路历程。
不过计划是完美的,重要的还是实施过程。
张炀初涉政治,要让他即时想出这个计划并完美实施肯定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正是因深宫的无趣以及自身的不安全感,让他在这一个月里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去努力思考,才最终完成这次的计划。
当然,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可张炀至少是见到点光亮了。
……
……
同样是中宫,张炀隔壁一间偏房内。
太后与丞相左右各坐一席,一旁还有两方主要的心腹大臣。
两边大眼瞪小眼,谁都没有出声,空气仿佛凝滞,气氛极为尴尬。
踏踏踏……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踏着碎步走了进来,附耳与太后小声说了一通。
“这么说,皇上不见我们,只见了方大人和秦将军?”太后问道。